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时代的见证,地学的傲骨-吉林大学新闻网
在吉林大学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先贤们留下了坚定、豪迈的足迹,他们的故事为我们后人积淀成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历史长河里璀璨的群星,其中蕴含的吉大精神和校园文化,让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时光流逝,历史永驻!
畅游天地之间,见证沧海桑田。文化广场上红柱绿瓦的建筑内,有一座庄严古朴的博物馆,收藏着无数生命的印迹,这就是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曾名长春地质学院博物馆、长春科技大学博物馆,最初的馆址设在鸽子楼内,当时所陈列的展品主要来自于山东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地质系。1954年,博物馆迁入修建完成的地质宫,地质宫是长春市标志性建筑,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名为“地质宫”。建馆初期,为了扩大藏品规模,学校专门派出大批教师、学生多次去野外采集标本。文革之后,为重新开馆,一批地学专业教师在穆克敏教授带领下,对藏品进行了全面的恢复和整理。
上世纪70-80年代,博物馆在原有馆藏的基础上,征集了一批珍贵的藏品,并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接待过英、法、美等国家的学术代表团,走在地学科学研究的前沿。1986年-1992年,博物馆制作了我国第一幅1:100万的《中国矿产卫星相片图》。1998年博物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开展特色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在彰显高校博物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90年代至今,博物馆先后进行了四次改造工作,最近一次全面改造从2010年开始,经过两年的修葺完善,面貌焕然一新,新馆设有:地球奥秘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奇石、宝玉石厅,恐龙厅和教学、科研开放实验室。利用LED大屏幕、景观模型、多维演示、幻影成像等现代化科技形式,将遥远的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沧海桑田变迁和生命起源与进化过程演示得淋漓尽致。
恐龙化石骨架
博物馆具有完善的藏品体系,岩矿化石标本门类齐全,展有各种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完整的大型恐龙化石骨架,吉林省出土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长春龙,精美无比的宝玉石,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的奇石,被称为“天外来客”的陨石等。
1990年,在校友李平先生的资助下,博物馆在黑龙江嘉荫县龙骨山进行野外挖掘工作,修复装架两具黑龙江嘉荫卡龙化石骨架。嘉荫卡龙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属鸟臀类,这两具嘉荫卡龙化石大龙高约6米,长约11米,真骨化石含量高达70%;小龙高约2米,长5米,真骨含量70%;一大一小,如同一母一子,被称为“母子龙”。经过两年的修复工作,于1992年10月完成了首具恐龙的装架,成为了博物馆不可多得的珍贵藏品。
博物馆在黑龙江嘉荫县龙骨山进行野外挖掘工作
展厅内有一块栩栩如生的蜻蜓化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由于蜻蜓本身具有飞行的习性,难以形成化石,同时化石保存与发现极为困难,这使得这块蜻蜓化石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此化石是吉林大学张川波教授于1958年在辽西进行1:10万野外地质填图时偶然发现,后捐赠地质博物馆,化石保存十分完整,头、胸、尾部分明,翅膀上的脉络清晰,整体形态优美,让人不禁构想它于亿万年前翩翩起舞的模样。
张川波教授
矿产资源厅陈列着一桶石油,这是来源于大庆石油“松基三号井”的第一口原油。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处在贫油的警戒线上,一些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中国还没有掌握,极为短缺的石油供给艰难地支撑着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在这个缺少石油供应的紧要关头,1958年,地质部和石油部在李四光的地质理论指导下,把石油勘探重点转移到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原油”的东部地区,老一辈地质学家和吉林大学地质勘探学者在东北、华北等几个大盆地展开了区域勘探。1959年9月6日,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岩中发现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10周年,这块油田因此命名为“大庆”。1959年的9月26日,“松基三号井”喷涌出的第一股黑色的油流,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贫油时代正式结束。如今,这第一股石油正保存在博物馆里,向人们诉说着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一首《勘探队员之歌》唱出了地质工作者不畏艰险和对祖国的无限赤诚,博物馆中数不胜数的精美藏品,背后却是一辈辈地质学者世代相传的结晶。彰显自然之魅力,品味万物之奇迹,它是地学胜地,也是地学精神的深刻印迹。(消息来源:吉林大学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时代的见证,地学的傲骨-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致敬辉煌四十年 扬帆起航谱新篇——吉林大学举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2019年大学生艺术团新年音乐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教师于湘晖被评为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田洪鋆家庭被评为2019年度长春市“最美家庭”-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办第十三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吉林大学新闻网
- 新体验!今年我们“云答辩”!-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关于师德与学风建设的一点思考-吉林大学新闻网
- 师德师风访谈|姜启川教授:教好书、育好人,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吉林大学新闻网
- 感恩一路有你 吉林大学举行2021年退休教职工荣休大会-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与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四、六级考试临近,请收好这篇小贴士-吉林大学新闻网
- 第五届吉林大学“国际教学周”活动正式启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24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研究生 | 重要通知,请传阅!-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化工有限公司向吉大驰援武汉医务人员捐赠仪式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我和我的学校|请回答,2035!-吉林大学新闻网
- 长春润德集团、建工集团向吉林大学捐赠防疫物资-吉林大学新闻网
- 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 吉大抗疫故事宣讲第二场报告会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到外国语学院调研时强调:多语种学习、跨文化教育是学院建设的生命线-吉林大学新闻网
- 聚焦“三化”教室改造 ——吉林大学召开事业规划委员会2020年第二次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教师在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组织单身教职工参加联谊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