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益院士: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吉林大学新闻网
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
吉林大学物理系80级校友、南昌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教授在2020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0年9月21日)
尊敬的姜书记、张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回到母校,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今天站在台上,十分激动。40年前,我被吉大录取,从江南来到东北,成为名牌大学的一名新生,十分荣幸。我入学时学籍编号是99号,去年当选院士时院士工作证编号也是99号,这是巧合、也是缘分,更充满感激。下面我就近40年来学习和工作情况向母校报告。
1980年我高考成绩总分379,仅比当年重点线高4分,能被吉大录取,实属幸运。大学期间,我要过“五关”。不会讲普通话,要过语言关;没吃过东北粗粮,要过饮食关;怕冷,要过御寒关;家境清贫,要过生活关;入学总分低,要过成绩关。在校系领导、老师们、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我闯过了这“五关”,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成绩中上。当年我是公费上大学,靠甲等助学金完成了学业,还多次获得学校给予的困难补助,那时的十块钱补助,就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母校这样关爱,我这个农家子弟是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是无法闯过这“五关”的。在此,对母校说一声:谢谢母校、谢谢吉大。
从1984年大学毕业到如今,已36年了。在工作单位南昌大学,我从零开始,主持学科建设,先后建立了博士点、博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创新团队、国家双一流计划一流建设学科等平台。
做科研也是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我选择了国内外均未能突破的经典难题,在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基础上做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做发光器件。经过团队艰苦奋斗,突破了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率先走通了这一方向,发现和发明了新方法、新路线、新装备、新结构、新工艺、新机理,把其中同行认为的三大缺点转变成三大优点,实现了在同一种材料上七彩色红橙黄绿青蓝紫LED的创新创造及批量生产,自成体系,为照明显示技术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其中蓝光成果,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唯一的一等奖,在人民大会堂,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励证书;其中黄光成果,被国际同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教授公开评价为:发明了发光效率世界最高的黄光LED,堪称中国首次发明的照明技术。经这位诺奖得主推荐,我本人获得了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授予的全球半导体照明突出贡献奖。个人获得的奖励和荣誉还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去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我所在的单位办学99年以来,本土产生的第一位院士。
大家可能知道,按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的人数排名,母校去年在全国排名是第二位,恢复高考后这个排名一直靠前,这说明吉大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流的。我有二次经历也能说明这一点。一次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中组部安排了50位专家,其中有4位是我们吉大校友;另一次到北戴河休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邀请了56位专家,其中有5位是我们吉大校友。这二次,吉大校友占总人数约1/12,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这不是偶然的,是母校一流的教风和学风的具体体现,是母校对基础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双管齐下、齐抓共管的结晶。我清楚地记得,本科老师非常敬业,备课十分认真,授课非常投入,概念讲得很清楚,重视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本科期间,我做了近百个实验,许多实验是小型设计实验,先看讲义先自学,然后对着仪器设备自习、独立思考,不懂就问老师,懂了就直接做实验,这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为我毕业后独立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工作后,我按照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跟我的学生讲,要“能文能武”,“文”指理论基础,“武”指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要努力成为学术与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我实验室大厅有六个大字:“多发光,少发热”。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要多发光,就必须少发热,这样才能节能,这是LED科技发展永恒的追求;第二层含义,为人处事,要多做实事,少头脑发热;第三层含义,科研选题、选方向,要少凑热闹。近30年来,我在半导体发光领域,坚持不凑热闹,跟人家做不一样的东西,做差异化的研究。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
我尝到了“复利效应”的甜头。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持续投入专注做一件事,长期坚持下去,最终产生的积极效益超过你的想象。我在老区江西,从零开始,专注半导体发光研究,到“建立三个国家级平台、突破多项世界科技难题、产业化成果得大奖、自己当选中科院院士”,远远超过我当初的想象。
回顾毕业后36年的历程,之所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得益于在吉大接受了一流的高等教育,得益于母校领导、老师、同学、校友给予了多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要深深道一声:吉大,我爱您!
最后,衷心祝愿母校各项事业更加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新时代取得更大成绩、做出更大贡献。衷心希望广大学弟学妹们,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努力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江风益院士: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会见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王敏一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会见财政部吉林监管局领导一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军训 | 你步履铿锵的样子,真帅!-吉林大学新闻网
- 心系林海村 殷殷吉大情——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于银辉教授科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学子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2019智能制造大赛中获佳绩-吉林大学新闻网
- 用脚步丈量梦想 用实践展现青年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8年吉林大学社会实践总结大会成功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揭牌成立-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办学习“四史”专题教育讲座(第六讲)-吉林大学新闻网
- 共和国史上的“吉大第一”-吉林大学新闻网
- 以我辈笔墨 谱战“疫”壮歌-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中共吉林省委员会向吉林大学发来慰问信-吉林大学新闻网
- 我在金老门下读书的日子-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范锐平到吉林大学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32名吉林大学支援医疗队员第一批火线入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在科技部、财政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考核中获评优秀-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事业规划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二次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图解吉大 | 带您了解吉林大学本科生学业发展指导工作规划-吉林大学新闻网
- 鲁强:来自后勤集团的一片“祥云”-吉林大学新闻网
- 聚焦‘双一流’建设,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 ——吉林大学举行2019年第六次“院长工作例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