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宝荣教授:德者师之魂 教师身教胜于言教-吉林大学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指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就是师德师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我们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医学教育涉及医疗和教育两个与民生最为关切的领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为:一肩担两义,情系千万家。其中“一义”连接着国富民强的健康中国;“一义”连接着民族昌盛的教育强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教育就是要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医学的传承除了要学习大量的医疗基础知识,关键还要着力培养医学生的高尚医德。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病人”,德育为先应该始终贯穿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1961年,我走进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楼,开始了我的医学求学之路。在基础楼二楼正中央墙上悬挂着一幅白求恩医生抢救伤员的大型油画,画面展示出白求恩医生脚穿草鞋、腰系白围裙,在炮火硝烟的战地上抢救伤员的情景,让我印象深刻,肃然起敬。毛主席亲自著文“纪念白求恩”,高度评价白求恩医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在一代又一代白医大的学子心中……
在基础课学习的3年中,宿舍是基础对面的红楼。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跑步,我们都会看到基础楼左侧4层第2个窗户已经亮灯,这是组胚教研室鲍鉴清教授的办公室,一年四季6点准时亮起的灯光。鲍老办公室的灯光像灯塔一样照亮并激励我们3年基础课的学习生活。记得有一个严冬的早上,6点出操时,没有见到鲍老办公室亮灯,大家正在担心时,看见一位身穿长袍、围着头巾、拿着手杖的高大身影慢慢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列队行注目礼,看着鲍老走过,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后来,大家究其原因,原来那个年代学生都没有手表,生活委员的马蹄表走快了,是我们出操早了而不是鲍教授来晚了。
解剖教研室王根本教授上课很少用教学挂图,而他上课时是同时双手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出各种解剖图,好像美术作品一样,让学生们十分叹服。解剖教研室的走廊上挂有一块黑板,经常能看到一些青年老师在黑板上画图,这是受老教师传承和影响形成了解剖教研室的教风。
在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在临床老师带领下到各临床科室轮转。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消化科的叶维法教授,查房时学生要双手把病历交给教授并完整地背诵病历,要准确回答教授提出的各种问题;叶老高度近视,他把我们书写的病历几乎要贴到眼睛上进行检查,如有描述不对、字迹不清、甚至一个字少一点多一撇,叶老都会用那只半截的红蓝铅笔在病历上打个大大的叉,这页就要重写了。这样严格的要求使我们得到了基本功完整规范的训练。2018年医师节我院举办病历展览,其中我在1981年用蘸水钢笔手写完成的一份完整病历被展出,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从1981年起,我担任临床内科学教学秘书,当时郭新教授是教学主任。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和多媒体,教具就是挂图。作为教学秘书,上课前一天我要到教学组取教授上课用的挂图,在教学组的旁边有一个小教室,我经常会听到郭新主任在小教室,对着空无一人的椅子讲课,吸引着我站在门外听他讲完。郭主任这种对教学的敬业精神真是深深地感动和教育了我。郭新主任是著名心内科专家,他医术高超,不仅有丰硕的理论成果,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自己专业的内容可以倒背如流,那时临床医学专业设有6年制外语班,英语、日语每年交替招生,郭主任可以并用双语教学。他的教案字迹工整,每个教案中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愈后的表述,还有对每段时间分配、板书内容顺序、甚至哪一句话要重复都有标记,郭主任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了我一生。
后来,我也从教学秘书成长为教学副主任、教学主任,从医学院做到医学部,主持大内科教学工作长达25年。临床内科学含呼吸疾病、心血管病、消化系病、肾病、内分泌、血液病、风湿病、急诊医学等专业内容,是医学教育中授课时数最多、实习时间最长、教学任务最重的学科。在教学工作中,一年几乎无休假是常事。在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做好临床内科教学工作不仅是体力、时间、辛苦的问题,更要付出很多很多。我能坚持25年并且还要做好,靠的是前辈的榜样和引领,是团队的支持。内科学成为吉林大学合校后首批精品课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
总结近55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教学的责任和担当。1996年,吉林省和白求恩医大还不能评内科学博导,我以高校教师外语水平测试第一名、参评论文全优免试的成绩,在北京参加跨校博士生导师答辩,以优异成绩通过评审,成为吉林省和白求恩医大第一位内科学博士生导师,为吉林省和吉林大学留住优秀人才做出成绩。我指导的学生中,有10位院长、16位博士生导师、48位科室主任,他们南到海南省,北到大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在今年的对抗疫情战斗中,他们都工作在一线。一批批白医学子从此成长为国内重要医院的业务骨干,自己所带的内科学博士点也成长为优秀的教学团队、大批的优秀青年教师正在茁壮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
多年的教学工作,2004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是全国临床医学的唯一),2015年荣获中华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全国唯一的临床教师),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全国仅十位),中国医师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首席专家,这都是全国医学教育界对我的认可和鼓励。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医务工作者白医执甲,冲锋在防疫抗疫第一线。从钟南山院士那张广州-武汉G1022的无座补票,那张高铁餐车上满面倦容的照片,奏响了医学专家与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共同战“疫”的英雄乐章。抗疫期间,我们看到了很多难忘的画面,请战书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医护人员脸上深深的勒痕,ICU病房紧张的抢救;每个瞬间都是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在这些最美生命逆行者身上,信念的力量、博爱的胸怀、无私的奉献,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最好写照,反映了我国医学教育多年来人才培养的成就,特别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成效,同时显示了医学和医学教育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驰援武汉的42600多名的医护人员,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什么是挺身而出的担当,什么誓死如归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背后,正是不忘走上医学之路的初心,广大医护人员“身教胜于言教”的影响将让广大医学生终生受教。
(消息来源:吉林大学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迟宝荣教授:德者师之魂 教师身教胜于言教-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召开2019年第十五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通榆县县委书记李德明一行来吉林大学访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19年第十一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隆重举行第58届田径运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参加党支部联系点专题组织生活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传承新时代白求恩精神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原创歌曲《中国的春天》礼赞祖国,致敬英雄!-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到保卫处调研:安全无小事 防微杜渐是关键-吉林大学新闻网
- “资助育人·文化艺术进校园——2019故宫系列活动”走进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19年第十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举行校企合作座谈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2019年兄弟院校援疆·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工作会议在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新闻网
- 身在四方,心在一起,吉大校友战“疫”在行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受聘吉林大学双聘院士-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时代的见证,地学的傲骨-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专访 | 他们,打开了南极冰下新世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园贷款套路多,擦亮眼睛严防上当!-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李子君教授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