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华树成: 关键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于姗姗 胡楠】作为基层公立医院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在吉林省代表团组会议上作主题发言,受到孙春兰副总理以及各位代表的认可和赞许。
今年的政府报告,李克强总理用较大篇幅总结分析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整体情况,并对疫情常态化下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整体部署。华树成结合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医院抗疫工作具体实践,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公立医院传染病应对能力。二是逐级完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能力。三是推广医疗意外保险,提高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三条建议聚焦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华树成提出,要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公立医院传染病应对能力。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是:实施医疗救护保障,并切实做好相关应对措施。建议加大医疗卫生经费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以扶持传染病防控相关机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提升。
华树成建议逐级完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体系。医疗防护物资紧缺是突发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短板之一。建议国家成立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中心,由国家统一进行物资筹措、采购及管理,同时逐级下设分中心,根据各自辖区内人口数量、卫生应急装备物资的生产、市场供应、存放条件和应急需求实际,决定各项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比例,做好物资的更新和轮储,确保达到动态平衡。
华树成倡导推广医疗意外保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华树成说,交通有“交强险”,医疗是否应该有“医强险”?“医强险”可以参照“交强险”低保费、低赔偿、广覆盖的原则,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所有就诊患者在医疗需求中必须无条件参保,在出现医保赔付范围以外的严重的医疗事故时,对患者给予赔付和补偿。有风险就有保险,“医强险”将对实现医疗风险的第三方转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互联网+医疗”助力疫情防控
26日,华树成做客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改善医疗服务”专场论坛上,华树成提出,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慢性病、常见病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就诊等,大大减少了线下就医的交叉感染风险。
华树成说,在今年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召开两会的意义非比寻常。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继续推进‘互联网+’,他的感受特别深。他表示,疫情发生以后,各家医院立即投入到了既要防控、又要治疗的繁重任务中,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树成讲到,疫情期间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安排慢性病、常见病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就诊,大大减少了线下就医的交叉感染风险。当前医院的重点是要做好疫情防控和诊疗工作,同时,更应当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
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五个注重
近年来,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不断从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入手,努力追求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与多个方面密切相关,为此,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注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公立医院,救死扶伤是首要职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发生后,吉大一院一方面组建队伍,分七批、214人驰援武汉。另一方面,坚守本院病区主战场,做到疑似病人零漏筛、医务人员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此外,医院还进行了多项创新,比如将自助设备、核酸检测中心等放置在楼外,避免患者在楼内流动,增加防控风险。
注重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一方面,医院和第三方公司合作,以质量和安全作为标准和内容,对医院进行评价评审。另一方面,强化绩效考核。医院和第三方公司共同设计绩效考核新方案,于2019年1月实施,正在不断磨合调整。目前来看,新方案取得较好效果,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注重实施创新驱动。吉大一院在2011年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院,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持续做好转化医学研究。2016年,医院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倡导全院医护人员医工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等合作,将临床需求与大学相关研究结合,提出临床需求1300多项,目前立项开发300多项,实现多学科合作,优势互补。
注重学科建设。近年来,吉大一院在人才引进、学科评价上下功夫,今年将开展第五次学科评价。每次学科评价,每个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都要在全院中层干部会上述职,将学科科研、教学、临床指标全部量化,做到公平公正,医院将评出优秀科室,进行奖励。为了做到客观评价,医院还请院外专家到医院进行学科评价,为医院学科把脉。
注重面向未来。医院目前开展的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治疗和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先进技术都代表着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医院正在谋划,单独设立一栋建筑,打造未来医学治疗中心,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全国人大代表华树成: 关键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召开“校长履职亮点项目”工作汇报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应邀出席2020“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论坛-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教授应邀参加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学子在第44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沈阳)中获金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两名教师获2021年度“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称号 四个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办“吉大抗疫故事”专题报告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会见吉林省、长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门领导-吉林大学新闻网
- 融情入理 润物无声——打造具有吉大特色的全课程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吉林大学新闻网
- 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我们都是收信人!@东北师范大学,请接力!-吉林大学新闻网
- ?致全校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赴珠海校区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万余名学生成为吉大人 吉林大学迎来2019级新同学-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看望离休党员冯仪贤-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代表队获第六届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特等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四次专题学习研讨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长春市人民政府向吉林大学捐赠防疫物资-吉林大学新闻网
- 长春市委宣传部领导一行来校调研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建设情况-吉林大学新闻网
- 图解吉大 | 一图读懂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和长春市朝阳区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超分子化学与材料论坛 ”-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