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70年,内工大这样走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21-09-09 0 新闻公告 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新闻网

1951年,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初建时期,全校共29名教职工,其中有8名教员,12名职员和9名工勤人员。当时的教师基本来自各中学、机关和企业,当年分配来校的应届大学生,有毕业于天津大学的曹树谷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贾毓珣老师以及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陈文凯老师。

1952年,目前新城校区所在地的新校舍初步建成,教职工已有88人,其中教员29人,职员32人,工勤人员27人。这一年,分配到绥远省的共有17名大学毕业生,我校就分到9名,其中清华大学3名、北京师大3名、天津大学1名、南开大学1名、华东师大1名,具体包括李希玉、姜芝藩、蒉延龄、刘兆威、白日初、普济仓、吕振明、高厚宽、马企予等9位老师,这批大学生的加入改善了学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并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

1958年8月,内蒙古工学院宣告成立,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院成立后,设置了机械制造、化工和矿业3个系,机制、铸造、锻压、无机、有机、采煤、矿山机电、矿山建筑8个专业。此时,学校共有教职工345人,其中有教师127人,行政和教辅、工勤人员合计89人,机械厂129人。

从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发展到内蒙古工学院,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得到了清华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的帮助。1958年、1959年,清华大学曾派出部分教师来我校为一、二年级学生上课,并帮助教学过关。1961年-1963年,清华大学直接抽调肖柯则等21名教师到我校工作。

1983年6月,内蒙古工学院由机械工业部部属院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教职工总数发展到1195人。1993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教职工规模达到1444人,其中教师和实验人员784人,行政人员303人,工勤人员357人。1998年,学校教职工总人数发展到了1516人,其中教学人员707人。2011年60周年校庆时,教职工人数达到了2057人。

2021年,经历了70年的发展壮大,学校现有教职工2068人,专任教师1449人,其中教授205人,副教授500人,博士生导师80人,硕士生导师746人。专任教师中有90.82%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柔性引进24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教师中,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1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2位教师获得“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领军人才,93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30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个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70年,内工大这样走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