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黄薇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
习近平指出,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习近平强调,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
习近平强调,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的国家有关规定,要抓紧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要发挥法律解释的作用,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保持民法典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统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变化,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
习近平指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裁决等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严肃处理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和人员。民事案件同人民群众权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要加强民事司法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要及时完善相关民事司法解释,使之同民法典及有关法律规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统一民事法律适用标准。要加强对涉及财产权保护、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民事审判工作和监督指导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加强民事检察工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坚决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纠纷、经济纠纷。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等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人民调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过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务实解决民事纠纷,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
习近平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学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之走进帮扶点公合成行政村
- 学校开展清明节“祭英烈”主题活动
- 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辅导员说》——致敬最美逆行者
- 我校教师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两篇草地应对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在国际食品知名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疫情防控】校长高聚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有关工作
- 省部共建乳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论证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 【疫情防控】如何增强心理“免疫力”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应对方法
- 与国庆华诞 携手奏华章学校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 学校举办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郑宏范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 学校线上教学平稳有序进行
-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 【疫情防控】内蒙古农业大学致全体同学及家长的一封信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控 共克时艰
- 【疫情防控】一组数字读懂习近平对疫情防控的最新部署
- 学校2021年本专科计划招生8135人 新增19个一本招生专业
- 【疫情防控】首个病毒防控指南正式发布
- 学校同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武川县政府和燕谷坊集团达成了武川县“一县一业”燕麦产业发展合作意向
- 被英雄照亮的黎明学校第二届微生物培养皿艺术设计大赛结束
- 学校举办2021届毕业生综合类就业洽谈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度第一次纪委全委会 03-11
- 李兴旺同志任我校副校长 03-10
- 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在线同上“开学第一课” 03-09
- 学校召开2022年干部大会 03-08
- 我校师生持续关注“两会” 热情讨论“两会” 03-05
- 线上开学 云中上课学校2022年春季开学平稳有序 03-02
- 校领导检查开学前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02-18
高考招生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