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抗“疫”战场上的育人初心
全民战疫,万众一心。在狮山“抗疫”的关键期,广大教师坚守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书写立德树人初心。
“教师这个称呼,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
停课不停教。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校开设网络课堂503个,建立教学、微信群483个,利用MOOC资源授课101个,直播教学205个……数字的背后是老师们辛勤的汗水与付出。
理学院《有机化学》授课教师曹敏惠是他们中的一员。“线上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是一场大考,这个考验不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课程设计。”曹敏惠说,线上教学绝不是传统课堂的“搬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她提前组建QQ群,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在线学习条件,收集学习诉求。
曹惠敏从2016年开始主持在线开放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线上教学经验。为了帮助其他老师更好地运用线上教学,她主动在网上面向全校教师做了“雨课堂”使用培训,同时积极参与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展的“抗击疫情 助教助学”公益宣讲,她的课程《旋光异构》将作为线上示范课程全网开讲。
为了更好地沟通,她和老师们建立线上授课交流群。她说,“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感动的过程,为了上好课,老师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有的老师为了不受打扰,把小孩关在屋内,把自己关在阳台,有的老师为了‘追信号’,直接把课堂设在田野上。”
这份感动带给曹老师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更深的认识。她说,“作为一名普通人,面对疫情我也会恐慌。但我是一名老师,这个称呼赋予了我更多的责任,我应该通过网络、通过课堂,把正面的、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
“作为水生动物病毒学者,应当为行业抗‘疫’出力”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水生动物,包括野生和养殖水产动物能够传播SARS-CoV-2。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水生动物病毒感染陆生哺乳动物的病例。”这来自水产学院袁军法和李莉娟老师共同撰写的一份科普宣传资料。
“新冠疫情在华南海鲜市场爆发,海鲜会不会是病毒的中间宿主?”袁军法告诉记者,当身边的不少朋友向他咨询这个问题时,他突然意识到,疫情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可能影响水产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水生动物病毒学者,应该为行业抗“疫”出力。
袁军法联系了同课题组的李莉娟,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协定了一个共同时间线上讨论,李莉娟负责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袁军法执笔撰写文稿。经过多日奋战,他们结合水产行业特质,撰写了《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虽然是一篇小小的科普文稿,但学院非常重视、精益求精。院党委书记向晋文、院长张永安、苏建国教授和高泽霞教授都对稿件提出了宝贵意见。”袁军法说,“这个资料目前已经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到本学期《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同时作为线上授课参考资料发给学院老师,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大众传播特点开展科普宣传。”
开展线上科普,还有很多教师在行动。2月2日,食科院专业教师李凯凯、侯焘带领“食科一家人”志愿服务队学生们一起在线推出了“疫情科普”系列推文,通过语音讲述和图文展示传播疫情防护科普知识。科普推文被中国青年志愿者微信公众号转载,受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关注,并提出给予后续专业支持。
“班主任是班级的家长,应该用心守护好他们”
对于2018级农科张之洞班的同学们而言,班主任徐正华老师在QQ群里每日打卡的“碎碎念”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就是班级的家长,特殊时期就应该承担起责任。”徐正华眼中,班级的34名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他每天在线统计学生体温情况,开展在线交流,做好思想引导。
“有句话叫‘与困难共舞’,我们赞赏大家在顺境中舞出精彩,但更加需要大家在逆境中舞出人性的光辉和高尚的情怀。这个冬天不太寻常,但是再凛冽的寒冬也不能阻挡春天的脚步,三田基地里的小麦绿油油一片,油菜花也在默默盛开,我像油菜花期待着蜜蜂一样期盼着大家归来,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与大家再话三田。”疫情期间的一次线上主题班会,徐正华结合自己的专业给予学生勉励。
身处武汉的余同舟同学,一度情绪紧张低落,他说,“徐老师每天给我发消息,鼓励我,让我在恐慌和焦虑中慢慢找到方向。后来我才知道,徐老师也是身处武汉,他所在的小区疫情防控形势比我家更严峻。”
自1月23日起,全校621个本科班级坚持实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体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一对一”的守护者。
“我帮你们稳住大后方”
自1月30日开始,附属学校的教师全体动员,反复试验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确保特殊时期课堂质量和课业进度。2月10日,附属学校孩子们的“空中课堂”如约而至。
左俊凤是小学一三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自疫情开始每天坚持在班级QQ群里组织健康打卡。有时遇到家长忘了通报情况,她都会电话联系,关心情况、互相问候。在她心里,班上42名孩子平安就是每天最好的消息。
“这样上课,孩子眼睛受不了,家长要督促,也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课后线上统一答疑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网络经常卡顿”……开课第二天,班级家长群里“吐槽”的声音出现了。
“当天晚上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深夜无法入眠。”左俊凤说,“其实家长反映的问题是普遍现象,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线上课程对每一老师和家长都是挑战,大家摸着石头过河,但想把课程建好、把孩子教好的心情是一样的。”
附属学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低年级学生上网学习不作硬性要求。为了方便家长,左俊凤将统一答疑改为一对一答疑,每个学生花在电脑前的时间少了,老师却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左俊凤如今人在黄冈老家,也身处湖北疫情重灾区。身边没有电脑,网络信号也时好时坏,但她坚持每天用手机编辑、批改作业,同时给每个孩子发一段语音,鼓励孩子们的进步。她说,“我的班级里,有的家长正在学校后勤保障一线,有的在做疫情研究攻关,也有一些和我一样在给大学生们上课,他们在前方‘打仗’,我就应该尽心尽力教好孩子们,减轻他们的负担,帮他们稳住大后方。”
(作者:记者 陈锦 审核人:常慕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故事】抗“疫”战场上的育人初心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办公厅团支部与华中农业大学团委“云端”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 备赛校运会:运动场上的青春律动
-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万勇来校调研
- 我校水稻科研团队解析水稻适应长日照成花的分子模型
- 书从“云端”来,文法师生共度书香月
- 我校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开工建设
- 华中农业大学党外人士热议全国“两会”
- 本科生毕业就业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探索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 学校召开绿化工作委员会会议
- “园艺作物病毒检测及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项目工作汇报与交流会在校举行
- 学校举行第四届动物生理学实验技能大赛
- 本科生院副院长李大鹏就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有关内容答记者问
- 学校举行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座谈会
- 郭文武教授获评湖北“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0年度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 学校召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结交流会
- 武汉·南湖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博士论坛在我校召开
- 学校召开2021年第6、第7次党委常委会议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