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胰腺癌靶向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张雪豪 )近日,我校理学院陈浩教授、汪圣尧教授领衔的“先进材料与绿色催化”科研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教授团队合作,针对“癌症之王”胰腺癌设计了一种多肽-半导体杂化生物信号处理器(BSP),用于胰腺肿瘤光声成像和线粒体靶向声动力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以“A BiOCl nanodevice for pancreatic tumor imaging and mitochondria-targeted therapy”为题在Nano Today杂志在线发表。
在癌症治疗中,通过半导体纳米材料将辐射或非辐射波的能量转化为活性氧物种(ROS)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胰腺癌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及其对ROS的敏感度通常与正常细胞不同。由于代谢和信号异常,胰腺癌细胞中氧化状态远高于正常细胞。线粒体作为肿瘤细胞ROS氧化应激并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关键,被认为是胰腺癌细胞的致命弱点。因此,有针对性地破坏肿瘤线粒体打破癌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已被证明是癌症治疗的有效策略。近期,陈浩教授、汪圣尧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与王浩教授团队合作,研究设计并开发合成了一种用于胰腺肿瘤光声成像和线粒体靶向声动力治疗的纳米器件。
图1. 材料设计理念
图2. BSP的蛋白质识别能力及其胰腺癌细胞线粒体靶向功能
图3. BSP优良的在体光声成像性能
图4. BSP对胰腺癌的声动力治疗效果
半导体材料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材料,是各种光、声、电信号的优良接收器和转换器。在本研究中,设计合成的多肽-半导体杂化的生物信号处理器(BSP)由富含氧空位的氯氧铋半导体纳米片(OV-Bi NSs)和两种靶向肽(PTP和CRK)杂化而成,其中PTP多肽能特异性识别胰腺癌细胞(panc-1)表面的凝集素-1;而CRK肽是线粒体蛋白p32的靶向肽促进BSP与线粒体紧密结合。由于富含氧空位,BSP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吸收及优良的光声成像能力,而BSP表面靶向多肽赋予了BSP识别病理环境特殊蛋白信号的能力。因此,设计的BSP同时具备了蛋白信号识别能力、光声信号反馈能力及活性氧信号输出能力,是一种能完成生物信号识别和物理信号转换的信号处理器。通过进一步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表明,BSP纳米信号处理器集多肽分子的蛋白信号识别能力和半导体材料的物理信号转换能力为一体,能够准确的识别胰腺癌蛋白信号,靶向胰腺癌细胞线粒体,从而有效实现对胰腺癌的光声成像和声动力治疗,为胰腺癌诊疗智能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浩教授、汪圣尧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长期专注于铋系半导体纳米材料设计及应用,(Adv. Mater., 2017, 29, 1701774; Adv. Funct. Mater.2017, 27, 1703923; Appl. Catal. B-Environ., 2021, 296, 120352;Appl. Catal. B-Environ., 2020, 265, 118585;Appl. Catal. B-Environ., 2019, 259, 118088;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1867);王浩教授团队则在功能多肽的模块化设计及合成领域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Sci. Adv.,2020, 6, eaaz4107;J. Am. Chem. Soc., 2019, 141, 7235;Nat. Commun.,2019, 10, 4861.),为本次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校博士研究生张雪豪为该文章第一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硕士研究生郭若宸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理学院陈浩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教授,乔增莹研究员和武汉理工大学副研究员程冬炳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理学院为成果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英文摘要】
In cancer theranostic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a hybrid material that can recognize and regulat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ignals. Herein, a hybrid Bio-Signal Processor (BSP) is constructed by a BiOCl nanosheet, a semiconductor rich in oxygen vacancies (OVs), coated with two functional peptides. The BSP is capable of protein signal recognition, photoacoustic signal feedback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output. The OVs-rich BiOCl with abundant active sites can generate ROS under excitation state. The BSP can specifically recognize plectin-1 protein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and feedback photoacoustic signals for tumor imaging. After further binding p32 protein on mitochondria, the BSP output ROS signals under ultrasound that destroyed mitochondria and kill cancer cells efficiently. Therefore, the BSP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hip for cancer theranostics.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1002103
审核人:汪圣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胰腺癌靶向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志愿服务照片展:记录“水滴”汇成“汪洋大海”
- 第三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在我校召开
- 任竹青教授与新生一同品鉴笔墨青春
- 图书馆举办“一书一花一世界”迎国庆主题插花作品展
- 生科院举行“英才计划”师生见面会
- 园艺林学学院举行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共话教书育人与职业发展
-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 工学院院长廖庆喜讲授“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专题党课
- 姚江林看望慰问巡堤守堤党员教师
- 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斗的狮山“青马”们
- 宋洪远教授谈“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与战略转型
- 【战“疫”快报】首批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
- 青平带队调研指导推进拔尖计划2.0基地建设工作
- 我校玉米团队解析玉米产量调控的新机制
- 我校在全球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植物缺磷条件下膜脂重塑机制获揭示
- 我校与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 食科院举办“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知识宣讲比赛
- 本科生院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跨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
- 学校召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指委专家审议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