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玉米团队解析玉米产量调控的新机制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宁强 简逸楠)近日,我校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张祖新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以“An ethylene biosynthesis enzyme controls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aize ear length and kernel yield”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该研究鉴定了一个控制玉米果穗长度、每行籽粒数、每穗籽粒数目和籽粒产量的多效性QTL,证实了一个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ZmACO2为该QTL的功能基因,首次揭示了该基因控制花序中内源乙烯生物合成水平、影响小花败育率进而控制穗粒数的新机制。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其籽粒中的贮藏物质可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膳食、工业原料和生物燃料等的需求,因而,玉米籽粒产量的遗传改良研究历来倍受重视。通过长期的遗传改良,玉米穗粒数不断增加,籽粒产量不断提高。育种实践证明,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途径有二:其一,在特定的种植密度下,通过增加小花数以提高单穗籽粒数;其二,通过增加种植密度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籽粒数。前者需要提高花序和小花发育的活性,增加可育小花数;后者则需克服密植条件对小花发育和小花育性的不利影响。可见,提高小花育性是提高籽粒产量的生物学基础。然而,我们至今对玉米产量改良过程中所选择的结实率和穗粒数基因以及其作用机理知之甚少。
图1 ZmACO2基因敲除家系衍生杂交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评价
张祖新教授课题组前期已鉴定到一个参与花序分化的基因KNR6,揭示了其通过增加小花数、穗粒数而提高籽粒产量的分子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988)。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再次在线发表了该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课题组克隆了一个控制玉米穗粒数的重要基因ZmACO2,其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2(ACO2),参与花序发育进程中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ZmACO2基因,雌花序中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显著减少,雌性小花的败育率下降,结实率增加,最终导致玉米自交系单穗籽粒数增加。重要地,敲除ZmACO2基因也可使杂交种增产约13.4%(图1)。这一研究成果不仅首次揭示了内源乙烯生物合成与玉米花序发育和小花育性的关系,阐明了组织特异性表达的ZmACO2基因控制花序中内源乙烯水平、通过调控小花败育率进而调节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的新机制,也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优化内源乙烯水平、提高小花育性和穗粒数提供了靶标基因。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实现玉米密植高产的育种目标,也可为其它禾本科作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宁强、简逸楠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张祖新教授课题组其他6名研究生以及玉米团队的杨芳教授也参与了该工作。我校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David Jackson教授、我校博士后刘磊博士和张祖新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审核人:张祖新
【英文摘要】
Maize ear size and kernel number differ among lin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basis of ear length and its impact on kernel number. Here, we characterize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EL7, to identify a maize gene controlling ear length, flower number and fertility. qEL7 encodes 1-aminocyclopropane-1- carboxylate oxidase2 (ACO2), a gene that functions in the final step of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is expressed in specific domains in developing inflorescences. Confirmation of qEL7 by gene editing of ZmACO2 leads to a reduction in ethylene production in developing ears, and promotes meristem and flower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a ~13.4% increase in grain yield per ear in hybrids lin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ethylene serves as a key signal in inflorescence development, affecting spikelet number, floral fertility, ear length and kernel number, and also provide a tool to improve grain productivity by optimizing ethylene levels in maize or in other cereals.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123-z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玉米团队解析玉米产量调控的新机制
相关推荐
- 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热议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
- 万建民院士做客第80期作物科学高端讲坛
- 我校科研团队揭示MicroRNA-1-3p参与调控橘小实蝇性别决定
- 我校学者找到动物源性成分定量检测新方法
- 我校植物硼营养研究取得新进展
- 我校绘成首个古茶树基因组精细图谱揭示我国茶树选育进程
- 我校揭示油料作物Jojoba种子中蜡酯合成机制
- 武汉·南湖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博士论坛在我校召开
- 学校组织参加2021年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启动暨工作交流会
- “大手牵小手” 为山区孩子们打开一扇科技的窗
- 生科学院党委召开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推进会
- 徐强教授与新生描绘五彩斑斓的柑橘世界
- 高翅赴建始县调研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 高泽霞教授与新生畅谈水世界科学故事
- 我校民盟委员会集体和个人获民盟中央多项表彰
- “菜单式”服务,建构华农人专属人文社区
- 高翅带队走访海大集团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校长Arthur Mol教授率团来访并共植友谊树
- 学校举行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研修班
- 记者帮你问:线上期末考核如何进行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