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共话“稻虾共作”
三千年楚韵尽染,八百里平原盎然。
6月8日一大早,一辆考斯特一路向西,飞驰在沪渝高速上。
有人说,这辆车仿佛是“宇宙的尽头”——20余位华中农大“80后”“90后”教授讨论着世界科技最前沿、热点技术最高深的学问。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潜江,调研的内容是“稻虾共作”。
调研:绝知此事要躬行
开往潜江的车上,青年教师们开始憧憬着调研的“小目标”。熊栋梁老师希望多了解水稻的高光效利用,杨宁老师希望探寻虾稻与玉米的生物学共性,李竞一老师希望找寻到现代养殖的先进经验,刘西川老师则希望多看看合作社运行模式和融资状况。
“我迫不及待地想到潜江看看‘稻虾共作’模式,学点技术告诉我父亲,因为他也在家养稻虾!”陈亚洲老师的坦诚逗得大家欢笑。
参观“虾谷”澳虾
调研队伍的第一站是被誉为“中国虾谷”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每天800至1200吨的小龙虾从这里通过专门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引得青年教师们啧啧称赞。
“这是一款‘网红’产品,一斤稻虾米、一块酒精、一口锅,特定的制作,让稻米的香甜变得‘刚刚好’!”它让更多的人得以感受到鱼米之乡简单而精致的田园生活风情。
“落地配”“冷链配送”“夜晚物流”“8小时内配送”——一系列词汇不断刷新着大家对小龙虾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的认知。
参观“虾谷”包装运输车间
角落一处,刘西川老师正驻足细细端详着一张物流运输和配置的表格,一边拍照一边和同事交流小龙虾产业链的延伸问题。
走出“中国虾谷”,调研队伍来到熊口红军街,贺龙、段德昌和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带队人、人力资源部部长朱正宁说,希望实地参观能让海归青年教师们感受党的初心,汲取奋斗力量。
查看潜江“粮仓”
了解“稻虾共作”模式
熊口镇赵脑华山稻虾共作基地是潜江市小龙虾生产的重要基地,万亩连片的基地在艳阳下水天一色。在一处高台上,合作社负责人王淑娟向青年老师们详细介绍了稻虾共作的发展脉络、基本模式和技术要领。
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基地生产部经理熊慧鹏早早地守候在华山基地的育秧大棚旁,等待曹凑贵老师如约带来新出版的专著《湖北省“双水双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双水双绿“三不一精准”稻虾综合种养生产技术规程》《双水双绿稻虾共作稻田水分管理技术标准》《双水双绿共作一季晚稻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规程》等最新的技术规程。第一时间收到了曹老师最新的科研成果,熊慧鹏兴奋不已。2013年以来,曹凑贵教授团队一直在该基地开展产学研结合,推动稻虾共作模式绿色发展。他所倡导的“四水”农业模式,即水稻、水产、水生蔬菜和水果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当地影响很大。
在龙展馆调研记录
调研队一行还来到龙展馆,了解小龙虾文化和稻虾产业发展历程。“这也太可爱了吧!”在潜江小龙虾吉祥物“潜潜”“江江”和“龙龙”雕塑前,邵佳博士和熊若杉博士一边留影一边感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汪金平老师不止一次来到龙展馆,但他认为每次都有新变化,只有实地了解一线才能发现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临近中午,高挂的艳阳未能阻挡调研组的发现之旅。
在龙展馆调研
他们来到湖北虾香食品有限公司,看“粮仓”、走访虾稻生产线、查看烘干设备、了解大米生产全产业链。在6.5米高的粮食仓库,调研组的老师们饶有兴趣地走进去,共同感知“天下粮仓”的壮观。
曹凑贵教授为为村民赠送学习资料
在公司一楼会议室,调研组与企业主、合作社、农民举办了座谈讨论会。会上,曹凑贵围绕稻虾共作尤其是“双水双绿”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报告交流。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运刚、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潜江市逐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龙云、湖北双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万莉等进行了交流发言。调研组成员纷纷找寻自己科研兴奋点和结合点,畅所欲言。
曹凑贵为青年教师作报告
鄢文豪老师说:“稻虾模式的成功让人倍受鼓舞!”他希望在小麦研究领域能与“稻虾共作”找到学科交叉点。他表示,随着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大家要更加聚精会神解决稻虾模式等“与稻争地”的现实问题。“虾稻给了小麦信心!”鄢文豪坚定到。无论面对怎样的科学瓶颈,他都会一如既往、一往直前。
“参观的最大感受是国内的电商和物流发展太迅速了,‘8小时到达’让人震撼!”在美国学习、生活了10余年的张飞老师说,希望在生长发育方面建立虾稻与柑橘研究的科学“兴奋点”。
刘西川老师接过话题并为潜江小龙虾事业发展问诊把脉,提出要将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创新作物遗传改良的路径,同时注重风险评估,为小龙虾经营加上一道“安全砝码”。
万亩虾稻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持座谈会的朱正宁说,希望大家在交流中找到交叉学科的相关问题,碰撞思想、联合攻关,为“三农”贡献力量,为对接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战略需求做出农业高校知识分子的应有贡献。
万亩虾稻田及育秧基地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和耕地面积?如何发展非农、非粮农业产业?”……返程的途中刘姿媚老师与曹凑贵教授的讨论依然热烈。他们的讨论,连同其他老师的交流,犹如一曲协奏曲,一路向东,返回武汉。
据了解,此项活动是学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国情社情系列考察活动之一,旨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湖北双水双绿农业产业模式发展现状及趋势,开展调查研究,感受发展变化,感悟农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使命初心。
(本文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通讯员 胡芬芬 审核人 朱正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青年教师共话“稻虾共作”
- 上一篇:高翅讲授“耕读中国”思政公选课
- 下一篇:我校成立宠物健康研究院暨校友会宠业联合会
相关推荐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 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2021年第8次工作调度会
- 花木皆有情:姚家玲教授与新教师共话狮山兰芷
- 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2021年第15次工作调度会
- 运动会,我们准备好了
- 生命的绽放:万千纸鹤在这里翱翔
- 学校举行2020年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讨交流会
- 学校2021年“大学生标兵”揭晓
- 阅读经典文学 漫谈“老式小说”
- 校长李召虎接受《瞭望》专访
- 培养一流博士研究生是门大学问
- 工学院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交流会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郭绪全来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合作
- 学校召开十届纪委六次(扩大)会议
- “奥本活动周”举办科研合作论坛
- 湖北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我校举行
- 玉米团队李林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资助
- 丰农控股助力我校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田经济作物优质丰产的生理基础与调控”中期总结会在校召开
- 学校召开院长例会专题研讨教学成果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