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80人阅读接力何以能成?
2021狮山读书节在“五月的花海”歌声中徐徐落下帷幕,《老人与海》这场旷日持久的阅读接力随之完美收官,但那琅琅书声的余响依然缭绕在很多人的心田。这样一个有着全球380名跨越民族、语言、身份、年龄的素不相识的读者共同参与一本书的接力阅读,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接续美好
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去年春天,2020年狮山读书节策划了一场大型的阅读接力活动,200位因疫情分散在世界各地不能返校的师生,持续8天接力阅读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共同感悟生命的意义。学校党委书记高翅在空旷无人的图书馆里领读,开启这场阅读接力“长跑”,8天之后,校长李召虎在静悄悄的第三教学楼教室里跑完“最后一棒”。广大师生尽管天各一方,但这个接力活动把他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谋划2021年狮山读书节时,组委会的老师们不约而同提出了再来一场阅读接力的想法。大家都希望以这种广泛参与的形式,持续唤起人们对阅读的关切与兴趣,持续推动深度广义阅读,引领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在2月初的第一次读书节创意策划会上,继续开展阅读接力成为共识。
选择读哪本书,成了组委会反复讨论斟酌的问题。组委会负责人提出,读本的选择要考虑几点,一是由大学发起的读书活动,必须体现阅读经典的价值导向;二是新冠肺炎的阴影依旧笼罩全球,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以阅读世界经典名著来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和共同精神力量;三是今年是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把读书节的活动同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百年相融合,增强广大师生的“四个自信”。
综合考量之下,决定以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作为读本。这部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篇小说,是公认的世界名著,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并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它讲述了一个老年渔夫与大马林鱼在湾流中搏斗的故事,展现了人类不惧挑战、不懈奋斗的高贵品质和永恒精神,能引起不同国家、不同身份读者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老人与海》,他说:“《老人与海》描述的那种精神,确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阅读《老人与海》,结合党史学习,可以帮助师生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历程始终贯穿着顽强拼搏、勇于斗争的精神,在迈向下一个百年的新征程上仍需要矢志坚守这样的精神。
《老人与海》提供给我们的精神光谱具有超越时空、民族、语言、身份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因此,组委会决定发起全球阅读接力。具体做法是邀请本校师生和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热心读者开展线下接力阅读,由朗读者自己拍摄视频,发送到狮山读书节组委会,再由组委会剪辑制作成视频合集,通过华中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为了充分体现全球阅读接力的广泛性、世界性、民族性,组委会提出阅读者要覆盖全球五大洲和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朗读可以采用不同语种、不同方言,朗读者身份不受限制,尽可能体现参与的广泛性。
如此规模的跨地域、跨民族、跨语言、跨身份的全球阅读接力,在全国、全世界都不多见。为了组织好这场浩大复杂的活动,组委会成立了由全校多个部门和学院教职员工组成的15人项目团队。
精益求精
活动目标明确,参与范畴既定,紧接着就是尽快细化落实。图书馆提供了《老人与海》众多版本的中文译本,通过比较,狮山读书节组委会最终选定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吴劳译本,也是语言风格最接近原著、流传最广的中译本。
经过商讨,阅读接力的活动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是狮山读书节开幕当天开始,为期一个月持续推送阅读接力视频。根据推送需要,全书分为70小段,中文版本由70组朗读者接力阅读。其中,校内30组,教师、管理服务人员、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湖北省外的各省市区和港澳台33组;湖北省内的校外参与者7组。英文版,同样分为70段,由174位校内师生朗读。国际版由五大洲15个国家读者参与。后期,这些接力阅读视频剪辑成中文版、英文版、多语种版等不同版本。
每一位(组)参与读者,都由项目组老师全程联络、对接、跟踪。4月6日,方案敲定之后,项目组全体执行人员利用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寻找阅读接力的参与对象。这项工作非常繁琐,费时费力,组委会想找到的参与者,很多需要项目团队的老师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去物色和联系,还要向联系人和朗读者本人耐心和详细地说明活动意义和各种细节。由于对朗读有各种要求,比如怎么拍摄视频、怎样上传、怎样着装、选择什么环境拍摄,等等,开始大家担心物色到的读者嫌麻烦不愿意应允,不料,邀请信息发出后立即得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读者积极响应。
在寻找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读者时,曾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工作过的彭光芒老师尝试通过当年的同事和学生物色和联系朗读者。他开始有些忐忑,毕竟离开凉山已经很多年,“人托人”能不能管用,他心里没底。没想到信息发出后,很快得到各方反馈,那些多年没见面,平常也很少联系的同事和学生,迅速积极推荐和联系人选,被推荐的彝族群众也都非常乐意参加。最终,狮山读书节组委会选择了一位彝语文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两位在当地高校就读的彝族大学生彝语朗读者。
比联系国内参与者更麻烦的是寻找五大洲的国外参与者。项目组进行了分工,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副部长崔蜜蜜老师侧重联系海外校友和跟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通过他们推荐国外读者,研究生院负责国际学生事务的王凤竹老师则通过留学生联系他们所在国家的读者,还通过在德国马普所访学的园林学院王滑老师联系邀约了几个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参加阅读接力。由于五大洲不同国家有时差,联系和对接工作相当麻烦,但项目组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以真诚和热忱赢得了支持。
《老人与海》的故事发生在古巴,组委会希望能找到古巴读者,同我校师生共同开启阅读接力的“第一棒”。作为阅读接力项目执行团队负责人,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通过自己所在的全国高校辅导员群找到了一批愿意大力协助的兄弟高校同行。最后,郑州大学的一位老师联系上了家住哈瓦那的古巴学生。由于有12小时的时差,郑州大学这位老师经常守到半夜,跟对方沟通。那位古巴朗读者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领读,还在阅读接力视频推送后,发来热烈诚挚的阅读感言,对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来自各方素昧平生的人们热情襄助,贯穿整个阅读接力的过程,一直鼓舞着项目团队每个老师,激励他们尽心尽力在所有环节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图书馆承担了为不同版本的每个接力阅读者划分文本段落的工作,宣传推广部主任唐增增在清明节假期陪伴孩子的时候也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便于随时随地开展工作。文化办杨正莲除了负责项目团队内部各环节的跟踪、协调,还主动通过自己的朋友和以前的同事物色、联系校外朗读者,收集各国各地读者参与阅读接力的幕后故事,精心为每一位参与者撰写邀请函和纪念证书,协助邀请国际国内相关组织机构。
为了跟进项目进展,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梅斌耐心细致地统计、核对项目组每个人对应的目标读者和每段视频的收取、播出时间,并负责核实视频字幕所需的每个朗读者的身份信息。为了防止国外疫情变化可能带来的诸多不便,王凤竹老师以最快的速度联系海外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收取每个朗读者上传的视频,负责视频剪辑的龚时峰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汇编制作每天要推送的视频,负责学校官微公号的宣传部匡敏老师以最快速度完成每天的推文编辑和发布。国际合作与交流崔蜜蜜老师则精心物色和挑选海外读者的代表,通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校友孙敏联系国际机构人员参与。
外国语学院师生开始英文版的阅读接力时,副院长覃江华教授和方红副教授正忙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两位副院长以身作则,欣然加入了阅读接力。外籍教师Opal Fox家里装修环境嘈杂,身体不适刚打完点滴的她,特意选择了午间休息的时间在学院大厅完成阅读接力。辅导员王欢慧与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一句句揣摩,一点点纠音,试图准确再现经典作品的魅力。辅导员刘思不仅参与阅读接力,还与狮山读书节组委会阅读接力项目小组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准确收集反馈相关信息。
彼此感召
为了让这场全球阅读接力更好体现多元文化的特色,让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组委会通过负责联系、对接的老师向参与朗读的读者提出,要尽可能在场景、服饰、语言等方面体现地域和民族特色。老师们不厌其详跟每个朗读者提供建议,和朗读者一起商量讨论,但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朗读者,让朗读者按自己的心意自主完成这个有意义也有意趣的阅读活动。
项目组老师们的认真负责、细致周到的工作感染了每个朗读者,也调动和激发了他们倾力倾情、精益求精地“跑”好自己手中这一“棒”。位于雪域高原的西藏农牧学院本科生次仁央宗、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政府副区长贺斐,对自己的朗读和拍摄做了精心创意,提交了制作精美的多场景朗读视频。为了协助视频剪辑人员跨越语言障碍,西班牙留学生帮助核对阿根廷读者的字幕,韩国留学生帮忙对视频字幕进行中、韩文的词语划分。参加阅读接力的凉山彝语文研究领域知名学者阿策阿依姿诗莫完成朗读拍摄后,特意将汉字文稿打印出来,标注每句彝语对应的视频时间点,以确保字幕的准确匹配。
组委会的精心策划,赋予了接力阅读世界名著的美好仪式感,吸引了朗读者真诚参与、倾情投入,也因此在不经意间感染了身边更多的人。云南腾冲的付欢一家在佤族山寨阅读《老人与海》,一个路过的小学生受到感染,加入到付欢一家的朗读中。沈阳工业大学派驻辽宁省凌海市大业镇坨子村第一书记李青山得知这场活动的消息后,力邀当地村民参加接力阅读,希望能通过这个活动唤起村民对于读书的兴趣。在武当山经营民宿的余华丹,先后两次帮忙邀约到在国内国际武坛享有盛名的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掌门人钟云龙道长的弟子,但后来临时有事去了外地赶不上拍摄时间。余华丹又很快联系到另一位太极拳爱好者,穿上太极拳服装冒雨奔波于武当山间,拍摄了5段不同场景的朗读视频。项目组联系到的美国读者Kyle因为工作的原因,一家人平时很难聚在一起,Kyle克服注射新冠疫苗带来的强烈身体反应,把一家三口团聚在一起,面对镜头共同朗读《老人与海》,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
在狮山读书节阅读接力项目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全球380名读者汇聚了248.6G视频素材。这个海量素材,再加上多种语言,对后期剪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为了保证按期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推送,并保证每一个读者都能出镜,负责视频剪辑的龚时峰团队精心计算每次推送的剪辑量,在海量素材中挑选最合适的素材,并给每一段视频配上相应的中英文字幕。尤其是组委会要求在官微公号推送一期阅读接力集锦视频,380名读者在集锦中“一个不能少”,后期制作工作非常艰巨。龚时峰团队工作人员轮流上机,不分昼夜,人歇设备不歇,与负责官微公号编辑发布的匡敏和负责审核的组委会负责人密切配合,最终圆满完成这个视频集锦。
“The old man was dreaming about the lions.”当校长李召虎在校史馆用英语读完《老人与海》最后一句时,这场跨越五大洲、持续一个月的世界名著阅读接力活动圆满划上了句号。活动主要策划人之一、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冯楠认为,是对阅读的热爱推动着大家,以《老人与海》中描述的勇气和精神付诸行动。她说:“阅读可能是每个参与者源于内心的需要,特别是在经历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被困得久了,更期待精神的充实,希望能通过阅读更深刻地认识和感悟生活,获得勇敢前行的力量。”
《老人与海》阅读接力虽已落幕,但很多参与者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有很多人在看到学校推送的阅读接力视频后表示:“好想参加阅读接力!”
当下一次阅读接力开展的时候,你将期待怎样的惊喜和收获?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吴扬 胡欣妍 刘慧琪 郑圣诺审核:彭光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全球380人阅读接力何以能成?
相关推荐
- 高翅:课堂教学应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 高翅集中走访新闻媒体单位
- 2020狮山欢乐节组委会负责人答记者问
- 第十三届中国模式真菌研讨会即将在我校召开
- 学校统一战线与机关党委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
- 我校研究团队在基于单精子测序的单体型基因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2020年第25次工作调度会
- 建安部进社区开展“e建安”服务平台使用宣传活动
- 我校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中获佳绩
- 丁显延、李丕龙做客“创新、创造、创业”高端论坛
- 2021智慧农业产学研生态峰会在校召开
- 转变观念,着力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
- 张余洋:用炙热的爱,让每一株“苗”茁壮成长
- 杨少波带队赴鄂州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工作
- 轻简高效技术助推我国大面积油菜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 我校获批两家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 我校揽胜公园小区博士后公寓交付使用
- “草地贪夜蛾高效低风险化学防控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启动
- 首届湖北作物改良技术创新研讨会在校举行
- 杨少波带队赴建始县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