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着力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
2020年9月,我校在学研究生总数突破1万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如何推进分类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首个获批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学院,动科动医学院围绕畜牧和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前谋划,敢于创新,初步建立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记者就研究生分类培养工作采访了该院党委书记刘兴斌。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当前正值畜牧兽医行业深刻变革的关键期,急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有全球视野的一流人才。面对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渴求、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作为培育未来畜牧兽医人才的摇篮,动科动医学院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涵育适应并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的迫切性。如何从研究生分类培养这个“小切口”入手,推动学院事业发展,践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使命担当?结合学院生态与智慧养殖、高级临床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勇于直面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是改革的基础。人才培养质量怎么样,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集团、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反映,我校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作风严谨朴实,但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反观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不难发现,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高度同质化,专业学位教育与产业、行业结合不紧密,校内外资源整合不充分,人才培养质量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目前,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分类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已经明确“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但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尚不清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未完全摆脱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二是切实转变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才能统一意志、提升认识。第一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到,要培养具有“真信仰、真本领”的高层次人才。显然,对于个人发展而言,综合素质是根本,只具备科研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研究生教育要面向未来,注重价值观引领,强化人文素养涵育,为个体发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以超前思维和先进理念培养塑造信念坚定、情怀深厚、热爱行业、技艺精湛、品德高尚、体魄强健、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的创新创造型畜牧兽医领军人才。第二要明确“怎么培养人”。后疫情时代,产业链、创新链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全产业链布局和价值链拓展延伸的畜牧兽医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呼唤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破除制约人才培养的学院与专业之“墙”、学校与社会之“墙”,我们需要以项目为“链”,树立“共创、共建、共用、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新农科教育共同体,优化培养条件,延展育人空间,促进学科融合、创新,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领军人才。第三要明确“培养质量怎么评价”。考察培养质量就是看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评价培养质量的前提。学术学位旨在培养致力于理论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致力于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二者仅是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并无优劣之分。还要建立全过程学业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做到常态化考核。
三是着力重构体系。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在科学的研究生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指引下,对症施策,系统重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敢于动真碰硬,才是破局之道。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学院重在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在本科阶段探索实行实验室轮转制,吸引优秀学生及早接触科学研究,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利于培养学生学术志趣、把握发展成才先机,进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院重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围绕新农科对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搭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大平台,整合校内各学院和学科资源,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与智慧养殖和高级临床兽医人才培养合作体,促进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一体化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企业轮训、教学动物医院科室轮转等,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系统思维能力;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强化道德品质养成,将文、理、艺、体等引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思辨、审美、创造能力,强调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目标管理,由导师团队、班主任团队、服务团队共同指导,充分调动个体能动性,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培养团队协作、组织协调和沟通表达能力。除上述探索,学院还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发展定位的培养项目,聚焦培养工匠精神、系统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由数量型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化危为机,跑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加速度。我们要把握事业发展机遇,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放眼世界,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构建人才培养大平台,吸纳、培育全校乃至全国的优秀学子,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助力学校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通讯员:宋丽波 审核:镇志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转变观念,着力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
- 上一篇:“参与其中,体会最多的就是喜悦”
- 下一篇:党员下沉校门防疫管控呵护狮山安全
相关推荐
- 学校举行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仪式
- 水墨绘丹青 “扎染”非遗行
- 狮景会华东分会年会暨狮景论坛在上海举行
- 我校环境材料团队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 我校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获佳绩
- 我校揭示卟啉类化合物破坏猪伪狂犬病毒G-四链体结构的新机制
- 我校获NSFC-云南山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
- 李召虎调研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工作
- 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巴农业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 “我们身边的基因编辑故事”学术晚茶活动举行
- 钟涨宝教授获评2019年度湖北省“最美社科人”
- 我校志愿者受邀参加央视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
- 探秘内心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 李召虎检查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工作
- 学校有序开展暑期实验实习教学
- 学校举行2019-2020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 学校举行本科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党课大赛
- 学校领导班子召开第13周工作调度会
- 我校学子在欧洲风景园林国际设计竞赛中再获佳绩
- 我校学子在高等学校果树嫁接与修剪技能竞赛中创佳绩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