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学校广大师生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 朱正宁: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我们要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最关键、最核心要素”理念,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诚用才,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评价制度综合改革、加大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水平、“四个面向”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重视美育、聚焦创新、关注体育、立德树人……一组组关键词,无不体现出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殷嘱托,对高校师生的切切勉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坚定信念,要研究真问题,要成为“大先生”。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就是要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使命,努力践行“三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躬耕思政、铸魂育人;笃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扎根研究、探寻真理;锤炼品德、品格、品位、品行,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郭亮: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重大原始创新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都具有天然优势。这是对高校科学研究规律准确而深刻的论断。近年来,学校油菜团队紧紧围绕基础研究出质量、学科交叉出创新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油用为主,饲用、肥用、菜用、盐碱地改良、观赏等多功能利用相结合”的油菜产业发展新思路,创建了从种质创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全产业链价值提升的多途径利用技术体系,开启了油菜科研与生产新的重大变革。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养强农兴农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深入推进油菜生产、乡村生活、生态宜居“三生融合”,为服务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严顺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也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在育人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我们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同学生一起心怀“国之大者”,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扎根基础研究,以突破“卡脖子”技术为目标攻坚克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洪宪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我们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不断突破学科壁垒,推进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构建人文社科学科新的生长点。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主流”意识,不断追求一流,坚持内涵式发展。在学术研究上,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世界舞台上讲述好中国故事。在团队建设上,要构建协作创新环境体系,形成创新合力,为教师创新潜能的激发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法学院副教授 夏琳: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考察时指出,要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需求,这是对美育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当前,我校艺术设计教育正在向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多元化的角度发展,覆盖了人文、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背后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艺术魅力的展现。作为一名高校美育工作者,我们要有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怀,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育人实践中,发挥美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发挥艺术设计人才在彰显文化自信、助力精准扶贫、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以美为媒,做传播真善美的使者,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之苑展现更加独特的魅力。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 胡小娱: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清华大学师生座谈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十六字箴言为新时代青年实现成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爱国爱民是根本方向。国家和人民是广大青年拼搏奋斗的根本价值旨归,为中华复兴而读书、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应成为广大青年的座右铭;锤炼品德是基本前提。“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好品德必修课是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的基本前提,勇于创新是重要牵引。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融入学习工作,才能真正有所创造;实学实干是有效路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次实干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要扎实学习、勤于实践,在知行合一中不断追求卓越。
园艺林学学院2019级果树学博士研究生 李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为我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研究既要立足国情民生需要,又要着眼国际发展前沿,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在学习研究中始终保有坚韧的毅力和十足的干劲,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信息学院生信2002班 本科生 邹宇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只有深入学习了解了每一段厚重的历史,我们才能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才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立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做贡献的伟大理想。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识的高峰中不断攀登追求卓越,用青春之火汇聚点亮中国之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与采写:周年年、吴斌、陈志强、刘莉、黄晓霞、李洪亮、张贵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推荐
- 【战“疫”故事】张庆德:实验动物的“守护者”
- “双水双绿”双创班创业与实践课畅谈企业发展与创新之路
- 我校学者设计瓶状硅基纳米马达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高翅看望慰问夜间巡堤民主党派教师
- 园艺林学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
- 一片银装:狮山新年迎瑞雪|组图
- 学校领导到武金堤看望慰问巡查值守教职工
- 李召虎走访慰问留校学生和坚守岗位工作人员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召开“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论证会
- 走进“形势与政策”课堂,校领导与同学们畅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荆州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
- 翻转课堂和多元评价引领我校硕士生英语教学改革
- 高翅:年终奖励性绩效分配要坚持优绩优效
- 张余洋:用炙热的爱,让每一株“苗”茁壮成长
- 我校生物质能团队在能源作物和能源微生物的遗传改良与生化转化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 学校召开院长工作会议共谋“十四五”高质量内涵发展
- 14位毕业生获第八届“终身荣誉读者”称号
- 我校宋彤星副研究员畅谈动物脂肪发育及其调控机制
- 不移白首之心,献礼伟大祖国
- 中国林科院和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来校研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