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双绿——品虾论稻”学术晚茶活动举行
顾泽茂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双水双绿模式(学通社记者 谢焱 摄)
活动现场(学通社记者 谢焱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杨悦)12月24日晚,“双水双绿”研究院院长、水产学院顾泽茂教授学生综合服务楼221室与50余名同学共品虾稻,畅谈“双水双绿”模式下水稻与小龙虾的和谐共生。
“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作物的种植向来以提高产量为目标。”顾泽茂谈到,当前我国水稻的亩产量不断取得突破,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稻米的需求量呈总体下降的趋势。“摆在我们科研工作者面前的是多重挑战。”经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团队统一了“减产能、提品质、增价值、促效益”的研究目标,“双水双绿”农业生产新模式应运而生。团队希望形成水稻小龙虾双向促进的局面,生产安全、营养、美味、健康的虾稻产品。
“可是在稻田中饲养小龙虾,水稻的产量不会下降吗?农民的收益不就减少了吗?”动科动医学院2019级基础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骋问道。顾泽茂解释道:“比起普通稻米,人们更希望得到质量优良的粮食。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效益要高于单纯的水稻种植模式。”他还谈到,小龙虾对大部分农药很敏感,在“双水双绿”模式下,农民顾虑到收益更高的小龙虾,会谨慎控制农药施放,这就实现了水稻种植的绿色健康。“科研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尤其是在解决了实际问题、见到农民的笑容后。”顾泽茂与同学们分享道。
水产学院2020级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照鹏问道:“我们是否能将这种模式复制,在全国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顾泽茂肯定了他的全局思维,并透露,目前学校已在监利市建立了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科研基地,此外,全国范围内已有2000万亩田地采用该模式进行水稻种植。
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沟通逐渐深入,在旁加热的米饭和小龙虾也愈发香气扑鼻。“米饭香味浓郁,小龙虾肉质鲜嫩,味道麻辣爽口。”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罗璐与顾泽茂交流道,“感觉透过香气,就能体会到农民增收的喜悦。”
活动在品尝虾稻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审核人:顾泽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双水双绿——品虾论稻”学术晚茶活动举行
- 上一篇:植科院368名新生与89位老师相约问学
- 下一篇:庙会文化活动区:文化味里迎新年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座谈会
- 学校专题研究落实教育部2020年“二上”预算培训会议精神
- 我校与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 学校师生深入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我校在可解释机器学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学校举行2021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研究获得进展
- 我校2020年教职工篮球联赛开赛
- 我校在湖北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佳绩
- 高翅、李召虎在武汉回盛生物公司调研
- 学校举行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我校4个基层教学组织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 附属学校获评洪山区年度绩效管理立功单位
- 我校在外来入侵植物生态影响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 2021年秋季首期教学技能工作坊研修班举办
- 微格教学导师工作坊打造师生共融型教育共同体
-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二)
- 关于号召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荆楚行”的倡议
- 深入学习再出发 本科生院举办本科教育教学系统暑期培训班
- “不缩水”“不断线”“不打折” 多举措助力研究生迈好走出校门第一步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