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致辞(学通社记者 徐伟康 摄)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安向荣讲话(学通社记者 徐伟康 摄)
参会人员认真听会(学通社记者 谢焱 摄)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通过线上作大会发言(学通社记者 谢焱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游惠婉唐源)10月31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共有来自44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另有240余人通过线上参加会议。
在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致词,对学校的校史背景、学科优势进行了介绍。廖济忠表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身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他以《百年孤独》中这一名句表达了对后疫情时期的美好愿景,并对当前背景下围绕抗疫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展研讨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寄语与会代表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健康发展。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安向荣在致词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这场胜利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动教材。她高度评价了此次研讨会的积极意义,认为在全国上下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之际,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正逢其时。安向荣表示,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将一如既往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支持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为湖北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的主旨报告阶段,来自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5名学者教授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疫情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分别进行主旨发言。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围绕新冠疫情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现实回应,分别从后疫情时代的话语权重置、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态的变迁、中国在发展中的思维策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问题意识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观点。着眼于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他认为中国要做好世界秩序的维护者,马克思主义学者要当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者、理论创新的推动者,顺势而为、迎难而上,着重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他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选题进行简要评述,提出要拉近理论研究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从理想信念的视角阐述了抗疫斗争的胜利及其启示。他从历史、现实和理论三个方面对近代以来有关“中国人民没有信仰”等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疫情中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凸显了中国传统的“生命信仰”,抗疫过程中共产党人冲在抗疫一线则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样是一种人民信仰。他指出,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政治常识成为真实鲜活的实例并深入人心,抗疫斗争中闪耀着信仰之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曙光教授以“新冠疫情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题,分别从制度优势的体现、制度自信的逻辑、衡量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标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他提出,中国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党领导一切的最大优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优势、全国一盘棋的集中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优势、公有制为主体的力量优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等六个方面,并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人民逻辑等方面论述了制度自信的内在逻辑。他还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和社会稳定标准制度的制度评价三个标准。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喆教授以“后疫情时代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刍议”为题,分享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他认为此次新冠疫情既是激发器、加速器,也是牵引器。“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最实在的呼声。”朱喆教授表示,为了追随日益变化的时代脚步,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学科体系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需全面总结十五年学科成就,发挥学科优势,增长学科自信,让学科教育做到常讲常新。”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永宽教授以“中国抗疫带来的治理启示”为主题,从卫生健康治理、信息治理、社区治理、价值治理、依法治理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在后疫情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期,他说:“希望我们能够从疫情防控的经历中获得启示,今后再遇到这样的风险和挑战时,我们会做得更好。”
下午,研讨会进入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分为两组,共有24位学者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教授提出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方面拓展思政课程的影响力,并建议加强校际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教授提出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认为应深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研究;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黎海波教授从共建、共担、共享意识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着重讨论了疫情防控形势和社区防控力量之间的矛盾,以及社区治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启示,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丰清教授以一个特殊的视角和诙谐幽默的话语论述了如何让学生有获得感,从而爱上思政课,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阮一帆教授对网络次生舆情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主张使主流媒体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权威地位,培育健康的网络舆论场。
分组研讨结束后,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奎教授和广东警官学院青年教师李静瑞分别对两组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梁伟军最后总结道,本次研讨会有五个方面特点,即研讨安排紧凑、研讨内容集中、研讨视野宽广、研讨交流深入、研讨收获颇丰。
据悉,30日下午还举行了“期刊主编面对面”专题活动。活动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学习与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主编与师生面对面现场交流,就期刊选稿用稿要求、论文选题与写作等进行深入讨论。
审核人:程华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
相关推荐
- 园艺林学学院召开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宣讲会
- 邓秀新院士寄语研究生新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
- 我校学子在 “中联重科”杯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一花一树皆是情:首期狮山文库导读共话《狮山兰芷》
-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二)
- 高翅检查指导幼儿园新学期开学工作
- 学校召开安全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
- 华中农业大学发表关于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自我综述
-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来校调研
- 专访赵春江院士
- 我校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 食科院举办“环境食品与营养健康”夏令营
- 财务与资产管理部召开视频会议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
- 我校获批两项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建设项目
- 我校成立宠物健康研究院暨校友会宠业联合会
- 学报自科版编辑部赴学院开展座谈调研
- 省池塘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创新行动项目召开年度总结会
- 学校召开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工作会议
- 校党委书记高翅、校长李召虎致离校师生的一封信
- 油菜全产业链科研团队共谋油菜科研及产业化发展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