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新利教授与新生聊“与土地的不解情缘”
交流现场,同学们围坐成半圈(侯国涛 摄)
温暖橙黄的灯光,轻松舒缓的乐曲,9月12日晚,近60余位新生陆陆续续来到图书馆二楼家书咖啡屋,小小的屋子,同学们里外五层围坐成半圈,还有同学站在绳帘后,探着头往里看,聆听公共管理学院柯新利教授聊他与土地的不解情缘。
大学:初识土地科学
“同学们,你们猜,这张照片里我在做什么?”柯新利分享了一张自己读大学前的照片并问道。“哪个是您呀?”“在修电视机。”同学们看着照片笑着回应。“哈哈,没错,读大学前,我特别喜欢修电视机。”柯新利随后和同学们说起读大学的故事。
柯新利教授分享他的大学故事(侯国涛 摄)
“比起在座的同学们,我没有读过高中,读的中专。那时家里经济条件很贫困,考上大学,是全家全村的骄傲。” 柯新利说,因为家庭难以支付学费,差一点放弃读大学的机会,暑期他打工修电视机,没日没夜的干,赚到了2000多的学费。所以,上大学的机会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因为珍稀,所以珍贵。说起大学,柯老师回忆起大学班级。他所在的班级都是中专定向保送读大学,全班同学都特别珍惜上大学的机会。班里同学们普遍英语基础差,但大家都特别努力。“10点熄灯后,我们班男生占满整层宿舍楼道,借着昏暗的路灯学习,一年下来,英语进步明显。”
谈起自己的专业,柯老师坦言,因为是定向培养土地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上没有选择权。“其实大学期间,我的内心仍然是一个理工男,曾想选择电子类专业,也曾在本科即将毕业时,报考军校研究生,虽然最后未能如愿。”他笑着说,但不管如何,我仍努力学习本专业,爱你所选,即使你是被选。
科研:热爱并为自己的选择努力
2004年,柯新利进入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读研。刚开始上学他就感受了“高分低能”的痛苦。柯新说到,“可能很多同学都对‘高分低能’这个词不陌生。但是我想反问一下大家,高分真的就低能吗?”在座的同学们若有所思,有的同学微微摇头并回应说“不一定”。
柯新利说起自己刚读研考试高分,但实践能力差的过往经历。“刚读研,我的同学们都已经开始软件编程了,而我完全不懂,所以从0开始学,每天早上比别人早起一两个小时学习编程。但好在理论基础比较好,学习起来很快。”接着,他肯定地回答说“高分并非低能”,只有理论扎实,才能厚积薄发,用勤奋和努力弥补不足。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读硕士和博士时期,我会听各类知名学者的报告,理工、科技、历史、哲学等,也得益于听报告的经历,我的研究方向又回到了土地研究。”柯老师兴奋地说,这就如同挖到了研究生涯的第一桶金——我找到了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归国:用土地科技服务国家
“博士毕业后,我决定再往前走一步,申请博后,寻求提升。2009年,有幸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一个关于城市热岛问题的项目研究,从此真正爱上土地科学。”柯新利和同学们介绍起他关于城市热岛问题的研究内容和结论。
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侯国涛 摄)
“博后的项目让我真正意识到,土地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作用,更让我深爱土地研究。”柯老师介绍了他在2015年到2017年国外访学期间的研究情况和研究发现,从粮食安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来看,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区域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并非明智之举。于是,2017年,他学成回国,立志用土地科技服务国家。
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地和柯老师进行交流。园艺2003班的钟灵益同学问“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读大学抱着功利的目的和心态,只选热门专业,只为了方便找工作。您觉得是什么能让你一直坚持保持一颗纯朴的上进状态?”柯老师回答,一是珍惜,读书的机会对我来说太难得了,所以特别珍贵;二是热爱,当研究被国家所需,且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我就想为国家做更多的事。园艺2002班的邹辰卉同学就专业选择提出了自己的困扰:“我很喜欢文学和艺术,选择了不是最初喜欢的专业,进了大学该怎么平衡这份‘不甘’?”柯老师勉励她说,对于本专业,要先好好学。尽自己最大努力,或许你会越了解越喜欢。同时,不要放弃自己的爱好,要多读历史、文学、哲学等书籍,扩大自己的学识版图,涉猎广泛能提升创造力,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同学们也就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纷纷向柯老师咨询。“目前留乡发展人数仍然很少,未来农业劳作主体是谁?我们的城市应不应该扩张?我们有没有一个未来适合我国土地发展的愿景?”“中国国情处于人口较多,土地较少。耕地如果扩张,会考虑垂直农业吗?”柯老师从人口流动的推进和空间分布格局,土地发展变化、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一一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解答。
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结束,同学们表现得意犹未尽,于是柯新利把自己的微信号分享给大家,同学们纷纷拿起手机,现场加起了微信好友。柯新利老师勉励新生,大学要做最好的自己,人生不设限,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最后,要心之所向,微笑以往。对于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和追求的梦想,一定要开心、愉悦、微笑地朝着这个梦想奋斗。
(采写:记者 卢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柯新利教授与新生聊“与土地的不解情缘”
- 上一篇:付新华教授与新生共寻心中的“萤火”
- 下一篇:体验先进技术 走进“智慧农业”
相关推荐
- 艺术设计系“视·未来”主题毕业作品展在艺术馆开展
- 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2021年第7次工作调度会
-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多举措推进2021届毕业就业工作
- 一面锦旗背后的爱与温暖
- 我校油菜团队在磷脂酶及其水解产物的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 第十三届中国模式真菌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杨少波一行参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工作研讨会并致闭幕词
- 生科院6个寝室23名同学全员推免背后的故事
- 特别的“云端”答卷
- 长江野生鱼类繁育驯化科技攻关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评估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1年第33次工作调度会
- 李召虎:聚焦产业发展问题 打造学术核心竞争力
- 本科生院团委党总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
- “我就这样成为了华农人”
- 我校玉米团队利用CUBIC群体推进定制化玉米遗传改良
- 李召虎赴仙桃孝感调研水稻生产
- 学校召开2021年度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述职述廉述党建会议
- 郭刚奇带队赴建始县调研挂职干部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 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
- 李召虎带队到扬翔股份、海大集团推进校企融合发展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