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云端”答卷
“别样的体验,我们答辩完啦!朋友们,我们学校见。” 6月14日,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1602班周梓滢答辩完后在朋友圈上记录下了值得她记忆的一刻。
2020年毕业季,对于学校4445名本科毕业生而言,意义更加特别,他们正经历一场全新的毕业体验:在“云端”做毕业答辩,用特别的方式完成2020届特别的毕业答卷。
论文修改:别样的学习成长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孙明教授组答辩线上情况(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供图)
6月4日,理学院应用化学1603班的方李琪带着紧张兴奋的心情完成了学士学位论文线上答辩。与其他同学不同,她答辩的不是传统的“论文”,而是一篇文献综述。
“疫情影响太大了,我不得不调整论文。”方李琪家住武汉市汉阳区,按照预想,她应在春节后回到学校补做实验,然后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等待答辩。然而,武汉封城打乱了计划。在确定无法返校之后,她决定和论文指导老师项勇刚副研究员商量如何应对。
“当时真的是挺焦虑的。”谈及封城时的状态,方李琪告诉记者,“好在学校有应对之策,现在来看,将论文调整为文献综述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尽管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但方李琪认为,这更能全方位检验自己、获得更多学习上的成长和学术上的进步。“没有学校的舒适环境,没有老师的面对面的指导,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研究,让我终身受用。”已顺利完成答辩的方李琪开心地说道。
和方李琪一样,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1604班的刘敏敏也对论文进行了大幅调整。“当得知不能返校做实验并需调整论文时,心里非常苦恼。”刘敏敏坦言,那意味着之前的准备工作可能就白费了。在经过一段冷静思考和心态调整之后,她决定就地取材,把专业知识与家乡的美味食品结合起来做好论文。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超市卖的泡菜没有家乡的好吃,现在正好可以探个究竟。” 刘敏敏说,围绕家乡泡菜开展的风味研究激发了她埋藏于内心的创业激情,“这项研究很有意义,我会继续下去,希望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家乡的特产推广发扬出去。”目前,她不仅亲手制作了泡菜,还在颜色色泽和香气酸味上进行了加工改进,“无盐发酵结球甘蓝泡菜的制备及感官品质分析”的毕业论文既让她顺利完成了毕业答辩,也为她迈向创业之路坚定了信心。
像方李琪和刘敏敏类似的毕业生还有不少。据本科生院数据显示,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55人对原论文计划进行了比较大的幅度调整,占全体毕业生的5.70%。“虽然因论文调整影响了进展进度,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收获了更加丰富的成长和进步。”方李琪说。
相关推荐
-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刘东超一行来校交流
- 狮山欢乐节备受媒体关注
- 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就疫情防控工作答记者问
- 我校油菜团队与密苏里大学合作揭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与演化
- 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我校参加全国研究生教育视频会议
-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玉珍一行来学校调研
- 经管院多措并举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 学校实现教职工体检全覆盖
- 赵春江院士建言我校智慧农业人才培养
- 学校庆祝70周年国庆氛围日益浓厚
- 自行的气魄
- “柑橘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年度总结会召开
- 乡村振兴研究院第一次院务会议举行
- 我校预防兽医系教工第二党支部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我校代表队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羽毛球比赛中再创佳绩
- 王建鸿为校医院讲授专题党课
- 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幕后
- 傅伯杰院士来校学术交流
- 大北农集团来校推进校企战略合作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