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新闻发布会

2020-07-22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0年07月22日 15:00

地点: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华中农业大学新闻发言人 吴义生

发布嘉宾: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金元同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同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顺清同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高天琼同志,襄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丛玉同志,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资深副董事长周永顺先生,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

【图文直播】

华中农业大学新闻发言人吴义生主持发布会

吴义生: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吴义生: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华中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矢志不渝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吴义生:

为更加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持续助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倾力支援湖北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学校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该行动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得到各市州、相关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学校师生、广大校友的踊跃参与。

吴义生: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8位发布嘉宾,为大家介绍“乡村振兴荆楚行”有关情况,他们是: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金元同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同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顺清同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高天琼同志,襄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丛玉同志,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资深副董事长周永顺先生,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还有: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县委书记余学武同志,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教授,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省有关厅(局)处室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学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欢迎大家!

吴义生:

首先,请李召虎校长介绍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整体方案和2020年重点工作。

校长李召虎介绍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整体方案和2020年重点工作

李召虎: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国家稳,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大学因农而生、强农而荣,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是农业大学的“初心”和“本分”。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勉励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面对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新时代提出的乡村振兴这份“新考卷”,学校决定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下面我就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的相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李召虎:

一、“乡村振兴荆楚行”的总体构想

通过“一位学校领导带领一个学院、一个业务部门和一个民主党派,组建一个工作专班,联系服务一个地市”的组织方式,主动对接湖北省内17个市州,重点围绕水稻、油菜、柑橘、玉米、渔业、畜牧等种养殖湖北优势特色产业,瞄准湖北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领域,每年明确一个行动主题,精准设计重点实施内容,针对性的集中组织师生到湖北乡村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形成“领导牵头、部门协调、学院对接、教师参与、学生响应”的科技服务工作新模式,推进服务行动在湖北省内市州县全域覆盖,校属单位、学科、专业、教师和党员干部参与全员覆盖。科技服务行动以市州县为主,发挥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做到服务一批农业经营主体、转化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扶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培养一批“一懂两爱”三农人才,全力助推湖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李召虎:

二、2020 年“乡村振兴荆楚行”的重点工作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产生了全面、深刻、持久的冲击,公众对“粮袋”里粮食够不够,吃得好不好、健不健康的关注前所未有。近期,湖北各地又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面对严峻的汛情,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艰巨。为此,2020年“乡村振兴荆楚行”的主题是“疫后重振荆楚行”,主要聚焦“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两大重点任务,围绕湖北农业农村发展的“十个突出”要点,重点实施“五大行动”。

李召虎:

一是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学校围绕服务优势特色产业,联合相关单位举办“疫后重振产业科学发展研讨会”,助力湖北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及重要行业规划;组织院士专家团队在监利、荆门、宜昌、襄阳等地开展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和非洲猪瘟防控及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组织国家和湖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围绕12个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提供精准有效的科技服务;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助力地方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建设湖北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8-10个。围绕服务农企复工复产,面向农业产业示范园和企业选派“科技专员”“科技副总”,组织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博士服务团在帮扶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驻点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达效。围绕服务扶贫产业发展,组织团队深入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开展产业扶贫。

李召虎:

二是科技成果在鄂转化行动。学校搭建科技成果在鄂转化平台,强化科技服务对接,打造“湖畔惠农”云端农技推广、成果转化品牌。同时,依托项目推进成果在鄂转化,按照“需求导向,团队推进”的方式,组织相关教师与 17 个市(州)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对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集中力量开展粮油深加工、生猪健康养殖及肉制品加工、长江汉江水产动物品种人工饲养、淡水鱼深加工、板栗机械化采摘及深加工、水果蔬菜生鲜冷藏及深加工、茶饮制品等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助推湖北企业技术升级和改造。

李召虎:

三是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学校将设置调研专题,深入县镇乡村,针对性的开展疫后“三农”、科技服务以及省情民意调研,为湖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咨政建言服务。同时,联合省委讲师团到农村基层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持续助力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

李召虎:

四是荆楚“三农”人才培训行动。学校将聚焦“四座茶山”“三条水果带”“三大药库”等产业布局,开展“农业产业能力提升”培训;聚焦“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农业党政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返乡创业者培养,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培训;聚焦“一县一主播”目标,开展“农业电商能力提升”培训。同时,结合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建设,为襄阳专项培养 2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支持恩施州等地的干部人才围绕当地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来校在职攻读研究生。

李召虎:

五是留鄂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学校将增加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在鄂布点,引荐在鄂用人单位来校选用人才,在学校线上招聘平台开设“我选湖北”宣传专区,举办“我选湖北”线下专场供需见面会,引导和鼓励更多毕业生留鄂就业创业。

李召虎:

媒体朋友们,学校将以严实作风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楚才兴鄂、楚才为农、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持续助力湖北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义生:

谢谢李召虎校长。下面我们请陈焕春院士介绍有关情况。

陈焕春院士介绍有关情况

陈焕春: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2019年9月,我参与到湖北省启动实施的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中来,重点围绕湖北省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健康养殖开展了走访调查、科技对接、技术服务、科学研究、产业扶贫等工作,积极为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服务。同时,我的同事张启发院士、傅廷栋院士、邓秀新院士等也都带领团队跻身投入到“515”行动中来,分别为监利县推进“双水双绿”“稻虾共作”“稻渔种养”、荆门市推进高油酸油菜、宜昌市和丹江口市推进柑橘、汉川市推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陈焕春:

这次学校主动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乡村振兴荆楚行”与湖北“515”行动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必将协同助力湖北省农业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结合个人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的经历,如何参与好“乡村振兴荆楚行”,我有几点体会。

陈焕春:

一是把推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作为个人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这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既要立足脱贫致富,又要立足乡村振兴,着力解决农业科技发展面临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害危害严重、饲料与肥料资源短缺、自动化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加工落后等六大核心问题,进而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目标。

陈焕春:

二是要聚焦科学问题和产业问题写好“顶天立地”文章。乡村振兴关键是把农业科技创新落到实处,前提是要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要理论联系实际,既做科学研究、又做产业服务,在农业一线了解科技需求,在产业一线发现科学问题,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创新力的“卡脖子”技术,推进绿色、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努力培育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把科技对湖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出来。

陈焕春:

三是要用“创新、创造、创业”精神服务乡村振兴新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正由温饱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转变,要用“三创”精神提升农业科技的引领力、创新力和支撑力,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如在动物养殖和疫病防控领域应大力推行无抗养殖、生物防控,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营养健康、价廉物美的食品。再如,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非洲猪瘟防控、畜禽优质增效与绿色养殖等新技术,促进我省生猪复养,助力畜禽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甜头。

陈焕春:

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定能为湖北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义生:

谢谢陈焕春院士。下面我们请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资深副董事长周永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资深副董事长周永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周永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作为华农的学子,今天很荣幸受邀参加母校举行的“乡村振兴荆楚行”新闻发布会。我作为正大集团的代表,将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助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面,我将正大集团参与湖北产业扶贫的相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周永顺:

正大是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41年来,正大集团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迄今正大在中国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近1500亿元人民币,设立企业600家,已成为在华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项目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正大集团于1992年进入湖北,已在湖北投资总额60亿元人民币,设立企业21家。在湖北逐步形成了从种子、饲料、育种、养殖、食品加工、零售贸易的“全产业链一条龙”经营体系。41年来,正大是中国和湖北农村农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们为伟大时代、伟大国家而感恩、骄傲、自豪!

周永顺:

国家为企业腾飞带来了巨大机遇,而回报社会也是企业应具备的责任担当。“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正大集团特别注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各事业板块参与公益慈善和捐助捐赠总额超17亿元人民币。产业扶贫是正大集团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各类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额已经超过了95亿元人民币。正大集团一进入中国就率先引入和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了大批农民兴业致富。新时代又与时俱进地开创了“政府+企业+银行+农业合作组织”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成为扶贫产业的股东,拥有了可实现持久脱贫、长期增收的自有产业。

周永顺:

对于企业来说,最好的扶贫措施不是简单地提供资金,而是精准地找到扶贫对象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然后利用企业自身的产业优势精准扶贫。今年5月,我和团队随同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前往建始考察,了解到建始是湖北省产粮、产油和生猪调出大县,是“华中药库”地道药材主产区之一,地处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的富硒生物圈,魔芋双歧因子、猕猴桃、关口葡萄、景阳鸡、马坡茶、稀世宝矿泉水等富硒特色产品远负盛名。我们决定同华中农业大学一起参与扶持建始县的农业产业建设,将利用“四位一体”的成功模式在建始打造3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参与现有蛋鸡项目的合作,对精品、特色的水果进行分级、包装后在分在全国各地的正大莲花、正大优鲜、正大团购等渠道进行销售。未来,我们希望把对建始的各类产业扶贫项目做成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并移植到湖北更多的地方,通过共赢的方式实现食品安全、产业生态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持久地促进和支持湖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义生:

谢谢周永顺先生。下面请襄阳市张丛玉副市长介绍有关情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新闻发布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