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首次开展博士研究生“云答辩”
“请王浩同学开启并转动摄像头,拍摄自己所处环境,证明环境独立、封闭,满足答辩要求。”
“经观察,王浩同学所处环境符合答辩要求。”
“请全体答辩委员及督导员打开摄像头。”
“请答辩主席张祖新教授主持答辩。”
……
3月20日上午,校园柳绿桃红、宁静雅致,一场特殊时期特殊博士论文答辩正在云端进行。
答辩仪式神圣庄严
当日早上8点50,博士研究生王浩的答辩腾讯会议室正做最后的调试和准备。博士后辛强通过QQ群消息向所有参与者发布腾讯会议地址,并提出答辩会注意事项:所有人关闭摄像头、开启静音、关闭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
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B404办公室,答辩秘书涂礼莉教授正端坐在电脑前,等待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112名师生汇聚到腾讯会议室中,“围观”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答辩。
涂礼莉从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实习、盲评结果、论文写作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王浩的情况,经审定他符合答辩要求。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答辩的学术水平要求应与线下答辩一致,认识到答辩仪式是神圣庄严肃穆的。”答辩主席张祖新教授宣读了答辩委员、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员、学校领导名单,并提出答辩要求。
答辩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答辩质量,网上答辩实现了全程录音录像、截屏截图,保证首次远程视频答辩公开、严正和透明。
副校长严建兵教授在检查答辩准备工作时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实抓细各环节,做好预案演练,确保顺利进行。为彰显答辩本身的严肃意义和育人属性,研究生院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在答辩前认真论证、制定线上答辩规范和答辩方案,多次模拟演练,拟定远程视频答辩过程突发情况预案,确保答辩正常进行。
答辩全程充满专业精神和严肃氛围。上午11点04分,答辩进入休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在群讨论,其余师生悉数离开视频会场;11点07分,答辩委员会通过不记名电子投票方式表决论文是否通过答辩;11点15分,答辩决议形成,答辩主席公布答辩委员和督导专家表决结果。
答辩过程追求真理
“感谢各位老师参加我的答辩,特殊时期我特别感动。我的答辩主题是‘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遗传分析与主效QTL cqSW.A03-2的精细定位’……”随着王浩的论文陈述,答辩时间开启。
答辩历时2个半小时,既有王浩的汇报答辩,又有委员提问,还有在场同学“举手”探讨,此次论文“云答辩”充分展现了对学术的礼敬和对真理的求索。
“请各位答辩委员开始提问,建议提问直截了当,提问采取一对一、一问一答的形式,逻辑清晰、简明扼要。”随着王浩汇报结束,张祖新教授宣布问答环节开始。
“多倍体数量性状QTL克隆很艰难,你连续做了6年定位,把基因定位在12.4Kb区间,显示出你的努力与勤奋。”答辩委员华玮教授肯定了王浩的工作。但她同时也指出,研究过程中在油菜产量“三因子”考察、含油量考察和基因克隆等相关研究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和深入。
答辩汇报截图
答辩委员会成员正忙于答辩事宜
答辩委员林忠旭教授对论文的艰辛感同身受,他说,自己从事四倍体棉花研究,深知油菜研究不易。肯定的同时,他对论文的细节提出了批评:标记开发参数需要在论文中写清楚、标记排列要按染色体顺序排列、中英文对照不符合论文要求、发表文章列表罗列不规范……他还接连提出了几个学术问题。
答辩委员郭亮教授、范楚川教授、张祖新教授同样提出了很多细节问题。不但对论文的写作,就连图文清晰度、排版、规范、简写要求、语言表达等都提出异议,也对诸如论文结论和论文论据方面等提出修改建议。
“下面请在场的师生‘举手’提问,请答辩秘书为提问者打开麦克风。”随着一问一答的辨析和探讨,论文答辩渐入佳境。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宋易先率先提问,他向王浩表示,论文从研究过程、研究技术、表型考察上可以进一步优化。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教授表示,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关上一直秉承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疫情防控期间,以变应变,化危为机,首次远程视频答辩向社会公开,通过制作答辩宣传海报、首次官微推送详细的答辩公告、公开线上答辩会入场渠道、首次增加师生提问环节等,旨在欢迎全国各高校感兴趣的师生参加,鼓励同行评议。
答辩形式创新赋能
这场特殊时期的特殊答辩形式吸引了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及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的目光。
“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博士论文答辩,也非常荣幸的成为了我校第一个参加远程视频答辩的研究生。非常感谢学校在特殊时期为我构建的线上答辩平台,使我能顺利地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也收到了来自千里之外李召虎校长、张端品教授和各位答辩委员的关心和指导。这将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和最值得铭记的一天。”答辩结束后王浩兴奋地说到。
答辩投票结果
全程参加答辩的校长李召虎教授特意向摄像头竖起了大拇指,对这次“云答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这次远程视频答辩在特殊时期具有非凡的意义,更是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他说,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始终把保证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李召虎希望毕业生主动适应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希望老师们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切以学生学业为中心,加快适应培养方式转变,主动接受挑战,提升应对能力;希望学校管理服务部门针对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广泛调研,不断总结,采取管用、高效的措施,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据了解,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华中农大将有更多的研究生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答辩,力保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在坚持质量不降、标准不变、注重学术规范,环节不缩水、程序要规范、方式更便利,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生如期毕业。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通讯员 周静舫 审核人 马华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中农大首次开展博士研究生“云答辩”
- 上一篇:理学院召开网络在线教学研讨会
- 下一篇:“云赏狮山春”:漫步狮山林中路
相关推荐
- 我校在柑橘优异资源低温逆境应答分子调控研究中获新进展
- 我校在全球土壤地衣型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湖北省农业工程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我校召开
- 狮山大爱伴君行:2020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 我校揭示蓝光受体CRY2激活的分子机制
-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于志伟一行来校推进省校合作
- 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学术年会在校召开
- 李召虎:弘扬科学家精神 做立德树人好导师
- 郭刚奇带队调研督导创建绿色校园工作
- 学校青马班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 谢成宇从编辑视角谈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 我校学子获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决赛特等奖
- 学校有序开展暑期实验实习教学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行“课程思政”分享交流会
- 关于印发《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导手册(试行版)》的通知
- 新学年第一天:工作秩序井然
- 全国第十二届城市昆虫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高翅调研9个二级单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动科动医学院第四届暑期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会在校举行
- (一)宁静狮山待君归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