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奖】社会学院雷洪教授:用大爱引领学科走出低谷
■记者 潘梓萌 通讯员 章烨淳 记者团 汤子凡 刘舒瑶 张歌
“获奖对我而言是一个鼓励。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建立一个伯乐机制,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伯乐奖获得者、社会学院雷洪教授这样说。
在学院老师眼中,雷洪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伯乐,也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社会学者。为了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他“牺牲”自己,放弃了正在研究的科研工作,集中时间和精力组建教师团队,为社会学院(原社会学系)谋求发展,与全体教职工一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社会学学科拉出了低谷。
我校是中国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最早的高校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学学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各种原因,到2000年时社会学系却只剩下了十几位教师和一位教授。其中没有一人具有博士学位,学科发展陷入困境和低谷。
如何才能走出低谷?
本已卸任系主任、准备安心科研的雷洪决定再次挑起担子。当时的他虽然无奈,却也真心希望推进社会学系的发展。为此,他不得不基本中断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学科建设和行政事务工作。他说,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到最好。雷洪回忆当时的情景,还记得时任学校分管干部的书记对他说:“你们没有人接任系主任,那学校只能考虑还要不要社会学系了。”这句话触动了他,“我从毕业就来到这儿,十七八年了,忽然说社会学真的要‘熄火’,我心里还是很难受”。即使心里没底,他还是决定拼尽全力。
记者 刘涵木 摄
此时的雷洪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学院里只有他一位教授,学科发展的生力军远远不够;学校关于社会学学科面临“熄火”的舆论和校外同行对我校社会学系学科发展的怀疑,都显示出社会学学科的“危机”。这种情形之下,雷洪将建设教师团队作为重振学科、发展学科的首要工作。
于是,雷洪一方面千方百计、不拘一格招兵买马,引进学术带头人、有潜力的中年学术骨干、博士毕业生;另一方面促进原有中青年教师的“博士化”,为教师申报项目、发表成果提供帮助,热情扶持、积极帮助所有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有一段时间,雷洪经常被年轻教师们约中午“饭局”。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审组专家,雷洪对于如何申请科研项目有丰富的经验。他乐于助人的名声在学院早已传开,因此“饭局”邀约总是满满当当。青年教师陈文超对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一到中午,我们就和雷老师一起去食堂买饭,然后围着学院教务科的桌子坐一圈,边吃边聊。从怎么申请项目到申请项目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雷老师都会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雷老师真的很愿意贡献经验,非常乐意帮助我们年轻人。只要你愿意去找,他就愿意倾囊相授”。
事无规矩不成方圆。除了尽力帮助年轻教师,雷洪还与班子成员、教职工共同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规则。同时,他一直尽力加强与学界的联系和交流,争取各方资源和支持,迅速改变了我校社会学系在学界的印象,扩大了社会学系在学界的正面影响,赢得了学界的赞誉。
在他持续多年的引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学发展的火焰越燃越旺,2006年,在与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社会学博士点竞争中,我校脱颖而出,成为了新晋博士点之一,4年之后又获一级学科博士点。不仅如此,社会学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十,中南地区第一。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社会学系的教师人数翻了一番,其中教授9人,六十年代及以后出生的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的博士化达到90%以上,成功建设了一支高素质、有潜力的优秀教师团队,为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雷洪在科研上的“牺牲”和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社会学院赢得了学界的赞誉。时至今日,我校社会学院已成为全国社会学界许多同仁心中的中南地区“老大”。
回首过去几年,雷洪心头仍有一些遗憾与惋惜。抽屉里还有许多研究的“半成品”,一些好的研究想法都因时间和精力不足没有完成。然而,雷洪只是惋惜,却从未后悔,“做成了一件对学院和社会学科发展更重要的事情,又有什么后悔的呢?”
如今,临近退休的雷洪仍牵挂着学校的发展,关心着社会学院教师团队的建设,还在通过学术活动等机会寻找人才。他说:“我希望学校能更切实地研究年轻教师的需求,制订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制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是我说的‘伯乐制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伯乐奖】社会学院雷洪教授:用大爱引领学科走出低谷
- 上一篇:校长李元元走访学生社区
- 下一篇:校领导赴蕲春联系点调研扶贫工作
相关推荐
- 【战役·党旗高扬】华中大辅导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 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年会暨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工作研讨会举行
- 【战疫·坚守一线】由我校牵头编写的《高校开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专家共识》已公布
- 附属小学《奇妙之旅》斩获科学表演大赛中国区展演金奖
- 【喜迎党代会】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用“中国速度”成就大国重器
- 校领导走访校友谢伏瞻江金权
- 法学院与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共建系列活动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日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同济医院战“疫”纪实:党旗所向,白衣为袍,勇当抗疫排头兵
- 教育发展基金会暖心助力河南受灾新生顺利入学
- 计算机学院召开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会
- 喻家山文学论坛共议文学与自然
- 不再是工科生“专属”“工程体验”让华中大学子共享实践的快乐
- “非遗进校园”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举行
- 强化优质生源基地 校领导带队走访荆州宜昌部分重点中学
- 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揭晓
- 郭安源胡豫李秋柏团队发现逆转衰老“新武器”
- 我校参加武汉市打造“五个中心”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一行来校调研
- 【庆百年 学党史】同济医院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会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