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工科生“专属”“工程体验”让华中大学子共享实践的快乐
新闻网讯(记者 范千 通讯员 霍肖)3D打印心仪的手办、激光内雕出自己的照片、打磨一颗专属国际象棋棋子……3月15日,大型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程“工程体验”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让这些有趣的工程实践不再是工科生的“专属”。
老师先讲解、学生再动手,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循环开授“三维扫描与3D打印”“智能机器人DIY”“玩转智能控制小车”等40个体验项目。选修课程的同学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进入实训室,在高水平教师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作品制作或项目开发。
开课第一周,课程已经吸引了同济医学院、法学院、公管学院、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院系的600余名同学踊跃报名,实现了“工程实践”本科院系全覆盖。
“作为文科生,可以亲手将产品做出来,让我对工程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文学院的王同学拿着自己打印的哆啦A梦模型兴奋地说。哲学学院的李同学对接下来的工程实践体验项目充满了期待:“走近智能制造产线给了文科生了解理工科世界的机会,非常有意思!”
工程实践创新中心霍肖老师介绍,经过两期平台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的教育场地达到15500㎡,拥有22个实践车间,设备3000余台套,价值近亿元。为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实践平台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实现工程训练实践课程对本科学生的全覆盖,工程实践创新中心面向医科、文理科等未修读“工程训练”课程的本科生开设“工程体验”选修课,使我校医科、文理科等专业的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了解工程文化,建立工程感性认识,了解智能制造特征,镌刻华中大“工科优势”烙印。
据悉,该课程初期以工程实践创新为依托,筛选出一批典型的工程实践项目,分别组成课程独立的教学单元完成授课。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统的角度,形成科学研究的大视野和大思路,领悟在实践过程的科学方法、技术途径和贯穿始终的人文精神;通过产品或工程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工程观,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参与研究并逐渐深入,为后续创新做好铺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不再是工科生“专属”“工程体验”让华中大学子共享实践的快乐
- 上一篇:2021华中科技大学足球球联赛开幕
- 下一篇:2021年春季新兵入伍欢送会举行
相关推荐
- 计算机学院向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输送优秀研究生
- 船海学子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获多项大奖
- 【喜迎70周年校庆】学校70周年校庆专项工作组会议召开
- 华中大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中期推广推进工作会在校召开
- 肖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 【科学前沿】电信学院尹海帆教授团队破解5G移动性诅咒
- 学子获第11届全国大创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两奖项
- 【战疫·基层事记】计算机学院扎实推进疫情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
- 【战疫·基层事记】能源学院本科2019级开展线上主题班(团)会
-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成立
- 管理学院学子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佳绩
- 公卫学院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 本科生宿舍安全卫生大检查和社区消防演习举行
- 哲学学院举办2021年重阳节“敬老月”活动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同济医学院医学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记实
- 4金1银1铜 总分全国第五 华中大再捧“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优胜杯”
- 超越自我 再创辉煌 2018校运会精彩纷呈
- 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航空航天学院举办行业学术讲座
- 【战疫·党旗飘扬】师生党员热议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