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在校召开
新闻网讯 12月7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我校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会议主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创新发展”。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专家学者、管理者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论坛及分论坛三个部分。
会议开幕式由《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志军主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茜,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李平致大会开幕词。梁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他向嘉宾介绍了学校和管理学院近年的发展及成果。李平介绍了中国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的相关工作,指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并对此次研讨会的目标和宗旨进行了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吴白乙,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我校管理学院刘智强等人在主论坛环节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创新发展”的主题做了主旨报告。我校管理学院院长王宗军主持论坛。
李平以“中国技术经济70年”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从“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突出问题”“科技强国指标体系构建及国际对标分析”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技术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科学中心形成的规律、趋势及经验。李平指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贡献率的横向比较和历史分析缺少明显规律,难以说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特征,不建议用此指标进行分析。他强调,由于中国制造业获得增加值能力低的缘故导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远低于典型创新型国家,因此,想要提升单位劳动力和资本所创造的增加值水平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
吴白乙发表了以“世局之变与中美之争”为主题的演讲。他首先从历史和政治角度探讨了中美关系的演变,并指出中美之争的焦点在于技术之争。接着强调了忧患意识、战略焦虑在世界格局之变和中美之争中的必要性。吴白乙认为,21世纪的关键是体制和制度,中美之争是长期且复杂的。演讲最后,他对中国和世界应如何应对变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赵志耘以“人工智能的社会治理”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她以人工智能的安全与治理新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动向与进展,并基于对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理念和实践的分析,提炼出人工智能治理的挑战与建议。赵志耘认为我国应大力开展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与实践,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长远,同时加大打击和遏制力度,防止人工智能被滥用。她还强调应加快落实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行业规范及标准,坚持国际视野,积极推进全球交流与合作。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发表了“区块链经济的突破口”的主题演讲。他从数字货币视角指出了区块链时代的生产关系,并强调中国产业生态重构的方向应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为两翼、以人力资源为载体。朱岩认为,区块链在新社会方式下的经济发展模型有以下几个特点:以网状人群系统为代表的可信体系;聚集规模空前;传播方式多样,民主化传播出现。他还简单介绍了区块链的应用生态圈,认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物联网、社会管理、文化娱乐等领域将成为区块链发展的主要阵地。
我校管理学院刘智强分享了关于“合作对象选择与突破性创新表现”的主题报告。他以中兴和华为为什么如此“低调”为引子,分析了我国突破性创新为何无法与发达经济体抗衡的原因。关于中国企业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刘智强提出了两个命题:(1)突破性创新是后进企业和弱小企业实现超越的唯一途径,依靠模仿和渐进式创新很难实现超越。(2)在渐进式创新方面,尽管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差距迅速变小,但很难公平超越;而在突破性创新上,虽然差距较大,但可以公平超越,前提是解决其中的系统性约束。在刘智强看来,合作不足与不当合作制约了中国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中国企业选择合作对象应从数量、属性、文化差异、过程差异等多维度考量。
主论坛后,以“技术经济与创新发展”“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投融资与绩效评价”“区块链经济与社会治理暨区块链分会成立大会”“高铁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期刊主编见面会”为主题的六个分论坛分别在管理学院各大会议室召开,参会的专家学者针对不同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为了推动技术经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奖励在技术经济领域做出贡献的学者,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还评选出了2019年度“优秀成果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博士生优秀论文奖”和“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并在会议期间举行了颁奖仪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在校召开
相关推荐
- 新春第一课 虎力全开向未来
- 体育学院首场“云答辩”举行
- 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多项团中央表彰
- 机械学院召开2020年党外人士座谈会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校医院周飞鹏:做师生健康的守门人
- 电气学院开展“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
- 朱斌刘卫王晨辉团队合作发现DOCK2调控抗真菌免疫的机制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产业集团:多方发力积极战“疫”
- 【科学前沿】骆清铭院士团队在脑组织成像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机械学院丁汉-吴志刚团队在智能软体机器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航空航天学院开展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警示教育讲座
- 我校参加教育部秋季学期开学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
- “胡吉伟班”争创暨班旗授旗仪式举行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暨培训会举行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向我校捐赠20000只口罩
- 我校承办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20年会暨宪法与国家制度建设研讨会
- 协和医院胆道闭锁分子诊断原创成果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 【科学前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周济院士当选2018年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社会学院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学习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