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踝反复肿痛难以行走 美国女子在汉手术
新闻网讯(通讯员 聂文闻 陈有为)“协和的治疗方案和美国的完全一致!我非常相信协和的实力。”11年前,一场车祸,美国医生为她保住踝关节;11年后,旧疾复发,武汉医生为她“融合”踝关节,恢复行动功能。近日,我校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称“协和医院”)骨科创伤中心主任刘国辉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距骨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美国患者实施了右踝胫距关节、跟距关节融合术,极大减轻了患者疼痛,为患者康复后站立行走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2010年7月,19岁的玛丽(化名)因一场车祸导致双下肢骨折,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医院接受了右足距骨骨折内固定术及左侧胫骨内固定术。其中右足伤情较为严重,断裂的右踝关节共植入了7颗钢钉和1块钢板固定。受制于该方法对活动的局限性,术后她一直在当地康复机构进行运动恢复训练。11年后,虽然玛丽能够自由行动,但近年来,她的右脚踝疼痛却越来越严重,不能剧烈运动,疼起来时甚至只能依靠拐杖支撑行走。由于工作原因,玛丽选择了继续保守治疗。
2019年初,酷爱中国文化的玛丽孤身从美国来到江城,在武汉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儿童英语教学工作。来汉后,她曾咨询过数家大型三甲医院,期望能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今年6月底,玛丽的右脚踝肿胀的很厉害,并伴随着刀割般的剧痛,已经无法站立行走,严重影响到日常的工作生活。
长期饱受剧痛困扰的玛丽于7月4日在陪护的帮助下,坐着推车来到了刘国辉教授的国际门诊,期望寻求最佳治疗方法。经检查,刘国辉教授发现患者已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并伴有胫距关节、跟距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靠药物保守治疗已难以遏制疼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行走剧痛的困扰,必须要手术。经团队研究讨论,刘国辉教授决定为玛丽实施踝关节融合术,该手术能很好解决患者疼痛,疗效显著。
“我咨询过美国医生,没想到刘教授的治疗方案和美国的完全一致。”玛丽说道,她充分信任中国的医生,并全力配合治疗。
7月6日上午,在手术室马琼护士长和麻醉科魏欣教授的大力配合下,以骨科刘国辉教授为首,骨科夏天副教授、骨科刘梦非医生在内的专家团队开始实施手术。术中首先将隐匿的胫距关节和跟距关节显露,再切除胫距、跟距关节已经坏死的关节面软骨,随后采用克氏针固定法,用组合式桥接钢板固定胫距关节,跟距关节及外踝,并在关节内植入同种异体骨,完成融合。凭借丰富的治疗经验,手术顺利完成,耗时约1个半小时。
“谢谢!我感觉现在很好,你们太棒了。”当日,刘教授团队为玛丽送去鲜花与水果,祝福她早日康复。玛丽激动地用中文与医护人员握手致谢,脸上洋溢着乐观笑容。经过9天的住院治疗,她已能自主完成康复训练,预计本周末出院。
据刘国辉教授介绍,距骨骨折为少见的骨折类型,发病率在全身骨折中约为0. 32%,足部骨折中约为3. 4%。距骨骨折人群好发于青壮年,往往由严重踝关节扭伤导致,常伴随着移位、脱位、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全身性的多发创伤。另外,由于距骨血供的特殊性、 距骨本身形状的不规则性以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使得距骨骨折,尤其是复杂距骨骨折的手术难度增大。
协和医院创伤中心是由骨科牵头,包括以创伤骨科、急诊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手外科等多个学科组建的专业医疗团队,是为了实现危急创伤的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更加专业的生命救护而设立的全方位精准救治体系。主要诊治各类骨科创伤,包括四肢骨与关节创伤、颈胸腰椎与骨盆髋臼创伤等。武汉协和医院骨科近期更进一步,代表湖北省牵头创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委省共建),目前已通过初审,未来国家级创伤中心成立后,将可辐射整个中南地区,为我国人民提供更专业及时的救治。
近年来,协和医院一直在积极推动医疗服务国际化。自2015年,医院在西院区国际门诊的基础上,成立了湖北省首家面向外籍患者,提供高端医疗、保健服务的部门——国际门诊部。自此,协和医院国际门诊部及西院区国际门诊分部,将依托医院雄厚的技术实力、国际化的服务模式、优雅便利的就医条件,为外籍就诊患者提供规范高端的优质诊疗服务。国际门诊自2015年1月成立并运行以来,就接诊来自英、美、法、德、日、韩等五大洲20余国的就诊外籍患者2634人次,接诊4500余人次,赢得了外籍患者的高度赞誉和好评。此外,目前在西院区还专门有1名外籍医生坐诊,服务广大国际患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右踝反复肿痛难以行走 美国女子在汉手术
相关推荐
- 我校在第二批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中再创佳绩
- 哲学学院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会议
- 第一临床学院第一次团代会召开
- 专业导论助力化学新生成长
- 光电信息学院费鹏团队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张玉慧团队活细胞超分辨成像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 新华社和央视相继报道我校生命学院谢庆国团队
- 公卫学院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支援武汉战疫
- 澳门科技代表团访问我校
- 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 发布
- 【2020校运会】学生径赛:奔跑中的坚持,汗水里的荣耀
- 航空航天学院党员大会顺利召开
- 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博士生史秀慧获得第50届APA年会青年学者奖
- 谭必恩金尚彬团队在共价三嗪骨架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全国两会中的华中大声音(更新中)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华中科技大学统一战线助力抗击疫情
- 【迎百年 学党史】能源学院举行“青春向党,风华正茂”班级合唱大赛
- 中国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 要长寿,既要“吃的少”, 也要“闻的少” 《自然-衰老》在线发表刘剑峰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 王红阳院士做客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 【战疫·基层动态】学工部举办“疫情期间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培训会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