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代表委员在省两会上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2021-01-30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新闻网讯 1月23日至27日,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湖北“十四五”规划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资政建言,履职尽责,发出华中大统战声音,展现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的责任与担当。


省人大常委,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管理学院杨超教授提出《建议支持襄阳、宜昌打造区域创新中心,配套相应财政资金安排和政策支持》。杨超建议省政府对襄阳创建区域创新中心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建议襄阳市政府进一步做好项目谋划,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纳入国家和湖北省“十四五”规划。该项建议在襄阳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得到省财政厅积极回应。


省人大代表,民进省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材料学院院长周华民教授结合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国家超算武汉中心建设,助力湖北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周华民表示,中心建设要科学谋划,多级协同,为提升湖北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1月25日,湖北卫视对周华民进行了采访。


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经济学院韩民春教授提出《对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在23日长江日报“两会”云端会客厅,韩民春提出,现在是湖北发展人工智能的最好时机,要抓住人才优势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引进和培育行业内龙头企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省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侨联主席、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谭必恩教授提交提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并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一联组讨论会上发言。谭必恩建议进一步落实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鼓励高校院所探索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等。《湖北日报》27日对其提案情况予以报道。


省政协委员,民建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机械学院刘世元教授提交提案《关于提升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建议》,并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一联组讨论会上发言。刘世元认为,在科技创新中要解决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集中力量打造“一核(光谷)引领、一带(长江经济带)协同、五城(武鄂黄黄咸)联动、多极布局”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湖北日报》27日对其提案情况予以报道。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会委员、市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公卫学院副院长缪小平教授提交《关于加强湖北省零售药店抗菌药物规范化销售的建议》提案,建议发挥湖北作为医疗大省在抗菌药物规范使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零售药店抗菌药物销售规范化管理。缪小平表示,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既要坚持立德树人,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也要坚持科技创新,为公共卫生体系“湖北样板”提供智力支撑。


省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电气学院副院长李红斌教授在联名提案《筹建湖北绿色电力实验室,推进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建议,尽快筹建以风电、光伏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目标的绿色电力实验室,实现能源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李红斌表示,绿色电力实验室的筹建,旨在突破新能源消纳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瓶颈,同时也为光谷科技大走廊、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省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华中科技大学知联会副会长、新闻学院陈先红教授《关于抗疫成功后举行全民公祭活动》提案获“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好提案(20件)”。陈先红《关于把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提升为“湖北惠游节”的建议》提出,把“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阶段性活动成果固定下来,打造特色鲜明、寓意深刻、独一无二的“湖北惠游节”,以文旅产业振兴助推湖北“十四五”规划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北卫视23日对陈先红进行专访。


省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华中科技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长、机械学院陈蓉教授提交《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助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案。陈蓉建议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全国科创中心城市。陈蓉表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科技创新,为夯实科教、先进制造业等优势,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应有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代表委员在省两会上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