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坚守一线】同济28位医护三级防护下9小时接力 跑赢死神
新闻网讯(通讯员 童萱)“顺利完成!”3月11日晚,穿着防护服、头戴正压头套从手术台上下来的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魏翔教授长舒一口气。这场置换大血管的特大手术,在经过一上午的准备工作后,于下午1点开始,进行到晚上10点,历时整整9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这台手术,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大家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接受手术的柳女士,是武汉人,因患尿毒症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并患有肾性高血压。本已不幸的她,1月中旬又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并逐渐好转。然而不幸再次降临,3月9日柳女士突然觉得胸闷、胸痛、全身发冷,血压下降到30到70mmHg,很快被诊断为I型主动脉夹层并转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魏翔主任介绍,I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非常高。人体的主动脉血管壁承受着动脉血液压力和血流冲击力。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主动脉血管壁质量下降,在血流冲击下,血管壁出现裂口,接着血管壁被撕成两层并迅速扩大。而一旦血管壁完全破裂,就是大量的内出血,会迅速致命,医生也无力回天。对于患该病的患者来说,24小时的死亡率高达50%,48小时内死亡率60-70%。
“人命关天,必须抓紧时间手术!”即便是面对新冠肺炎,魏翔也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医院立即组织了心外科、心内科、呼吸科、血透中心、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院感等相关科室开展多学科的会诊。
“病人肾功能不好,手术过程中没尿怎么办?体内毒素排不出去怎么办?”患者有10年尿毒症的病史,肾脏已经萎缩,尿很少而长期需要靠透析维持。这意味着患者体内水份和毒素无法通过肾脏正常排除,而手术过程中又会进一步产生毒素。手术时间不会太短,患者的身体很可能吃不消。
“我们可以一边做手术,一边做透析。”
“手术台上医生的体力如何保障?”平常I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需要6个小时以上,而这一次因为病人感染新冠肺炎,医务人员必定要上三级防护。由于暴露在高浓度的病毒气溶胶里,为保证安全,要求手术4个小时就要换班。而且防护服密不透风,医生也很难坚持超过6个小时。这一台手术,所有的操作都会变得迟缓,手术时间不可估算。即便是戴了正压头套,电池也不足以支撑6个小时。所以每次换电池的十几分钟,大家就面临着憋气和暴露的风险。
“我们安排两组医生,大家轮流来接力!”手术方案也接着定了下来。
3月11日一早,28位医务人员就开始严阵以待。在精心的准备后,下午1点,手术正式开始。
柳女士的血管撕裂得十分严重。“我们发现,患者的主动脉从靠近心脏的起始端撕裂到了左腿的血管,相当于贯穿了整个胸腹腔。如果把主动脉比作一根竹子,她的血管已经从上往下一直被劈开了”,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刘立刚说,“我们这是在与死神赛跑。”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下午5点钟,成功更换了病人快要完全破裂的血管。接下来就是止血了,这一过程医生要将血管上一个个小的出血点都找到并缝住,需要十分的耐心和细致,因为任何一个被遗漏或处理不好的出血点,都可能导致术后患者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魏主任,该下来休息了,换人吧”,一旁的护士长陈红提醒道。
“再等等,现在是止血的关键时刻”,魏翔仍在台上奋战。事后他解,当时出血还没完全控制,他担心自己一旦下来,患者出血多了会影响手术效果。
终于出血止住了,刘立刚也接替下了体力接近极限的魏翔。一场手术下来,医务人员佩戴的正压头套的电池已经更换了4次,大家全身都湿了个透。
“在血管上做缝合,本身就不简单,而这一次比平常要困难多了”, 副主任医师陈军介绍了手术中的感受,“三级防护下,带着沉重的头套,坚持那么长时间,颈椎病差点犯了。”
“很闷,有点缺氧,需要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戴着三层手套,手感迟钝多了,缝针和打结都变得困难了。幸亏我们的基本功扎实啊,好几百针,虽然每一针都难,但靠着耐心细致,大家都挺过来了!”
事后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 当时一方面是体力消耗极大,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压力,担心病人病情太重承受不了手术,也担心自己手术中出现差错而影响患者。好在最终不辱使命!
目前,柳女士血压稳定,已经苏醒,四肢可以活动,病情稳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坚守一线】同济28位医护三级防护下9小时接力 跑赢死神
相关推荐
- 材料学子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获佳绩
- 【战疫·党旗高扬】学生工作部党支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牵头组建湖北光谷实验室 32项成果获奖励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我校成绩优异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公卫学子为疫情中的污水强化消毒处理建言献策
- 管理学院“新零售模式的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成果交流会暨良品铺子产学研合作启动仪式举行
- 斯坦福大学Aaron Hsueh教授来校访问交流
- 校长尤政带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
- 材料学院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
- 【七一光荣榜】?秦磊华:埋头拉车 抬头看路 仰望星空
- 经济学院段堃博士基于分解视角探索信贷与房价的联动效应
- 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本庶佑教授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 学校召开深化巡视巡察整改推进会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后勤集团建安总公司让雷锋精神在防疫一线闪光
-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我校再创佳绩
-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松来校调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2021校运会】本科径赛:快!更快!跑出最快!
- 我校与华为合作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学子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再获佳绩
- 【战疫·坚守一线】校医院线上问诊送药到家,做师生健康守门人
- 后勤集团赴云南临翔落实对口帮扶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