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党旗高扬】新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7党支部共开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思铭)3月29日上午,新闻学院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7党支部通过Zoom视频会议平台共同开展“天涯比邻,并肩战疫”主题党日,双方师生共35人参会,一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享疫情期间青年抗疫故事、院校抗疫措施,以及交流全球合作与大国担当事例。
会议伊始,全体参会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随后,新闻学院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书记李壮壮、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7党支部书记郑坤炜分别介绍了双方学院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和双方党支部的人员规模、建设情况。
新闻学院李仪、唐嘉睿以“战疫:青年在行动”为主题介绍了青年抗“疫”故事。分享故事前,他们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节选、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接着,唐嘉睿介绍了五个青年抗疫案例:被总书记点赞的00后志愿者——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二的武汉女孩谢小玉;新闻学院19级本科生左文清、饶一凡、陈欣怡均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的南京圆梦公益团队;新闻学院自驾私家车帮助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和第八医院转运物资的19级本科生常城;合作破译抗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三维结构的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唐山市卫健委干部、如今在路北区果园乡碑子院村挂职锻炼的清华大学医学部19届硕士杨雨薇。他们共同践行着“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历史时期不同但爱国情怀一样;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灾难面前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青年党员应该在实践中履行职责、提升自我。
同学们就分享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清华航院尹子迎说到,青年就应该在有使命下达时,能负责地完成任务。听到别人的故事,李瑞鑫反思后深觉自己在疫情中做的不够,要倍加努力。包晗说到,作为“无差别的”大学生能传播正确的知识、配合防疫,作为“专业的”大学生也能利用学科知识参与抗疫工作,如华中大新闻学院同学参与抗疫报道,清华航院课题组制作了隔离病房巡视机器人。新闻学院龚雪玮在交流中说到,大学生即使不在一线也可以做一些线上的抗疫活动,做报道、分析数据等,要体现一个党员的担当。史雨说到,清华的一位学长滞留在武汉做毕设的拍摄,选择留守武汉的他用镜头记录了封城景象,拍摄了有关武汉疫情的纪录片,青年通过专业发挥能量是值得学习的。
清华航院郑坤炜以“抗疫期间青年学子的担当与使命”为题分享。介绍了航院课题组制作的可测量体温、听诊、超声检查、咽拭子采样的隔离病房巡视机器人。航院本科生赖禹辰、臧诗慧在圣彼得堡购置口罩捐给国内,尹子迎、李忱息在海外国际机场帮助同胞“背口罩”回国。他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组成的科研攻关组确定的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这五大主攻方向。
清华航院陈贤亮、钮蕙丛、代雯共同进行“全球合作与大国担当”专题分享,梳理和探讨了历次重大灾难时我国的应对、各国防疫措施与制度对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陈贤亮介绍了我国面对的主要四大类重点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分析了政府、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重点灾难的处置与反思。钮蕙丛介绍了英国、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疫情形势,对比分析防疫措施与制度。代雯分享了小组同学们理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她提到“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当前虽有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但我国仍展现了大国担当,践行着“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全球绿化等,始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同学们分六个小组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代表发言。
针对医护人员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问题,蔡寓敏代表第一组发言,他们认为既应倡导社会对医护人员尊重,又一定程度上应落实物质方面的奖励,如补助金和奖金不应该仅仅按职级发放,应该考量在一线的付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需要制度化规定来落实。游旅代表第三组说到,不能神化医护人员,应该将有些奖励落到实处,如各地政府的免费旅游这类优惠就很好很暖心;同时不应多度宣传医护人员,要让他们有精力好好工作;但对于医护人员子女高考加分问题,还是应该多加考量奖励方式和公平问题。侯盛宁代表第五组说到,医护人员子女高考加分会带来新的不公平,一方面参与抗疫一线的还有基层公务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后勤人员等其他行业人员,另一方面有的医护人员子女已经参加过考试不能再获得这项“奖励”。
针对意大利和中国的抗疫措施执行问题,于鹏宇代表第二组发言,他们认为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社会治理方面,也有动员能力强大的社区制度,能精准到户;文明观念里,中国人集体观念强,可以接受并自觉执行很严格的措施,所以具有强大的抗疫措施执行力。
针对“非典”后建立的疫情直报系统,包晗代表第四组分享,距离“非典”时期过去了17年之久,疫情直报系统此次在早期“失灵”,我们要吸取教训,今后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宣传普及直报系统、明确权责、完善制度,使重大事件上报更加流畅,同时也要加强普通人的危机意识。
针对疫情全球爆发局面下的态度,陈贤亮代表第六组谈到,我们日常从官方媒体报道、外交辞令措辞的角度能解读国家支持力度、民众对待的友好程度和偏见程度,尽管有区分度,但我们也始终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路来对待和思考。
会议最后,双方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简单总结,所有参会党员合唱《国际歌》并在留言板上写下了最真挚的祝福,清华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天涯比邻、惺惺相惜、并肩战疫、共克时艰!
清华大学航院党建辅导员赵雷洋、华中大新闻学院党建辅导员李思铭和本科生17级辅导员范雯宇一同参加会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党旗高扬】新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7党支部共开主题党日活动
相关推荐
- 新闻学院校友谌达军获颁“俄罗斯国防部纪念保卫祖国烈士贡献奖章”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一行来校调研
- 发扬英雄精神 黄群塑像在校揭幕
- 我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课程思政建设】建规学院:怀揣家国情怀 脚步丈量大地
- 公管学院举行2020年两会知识竞赛
- 2021届毕业生助学贷款诚信知识宣讲会举行
- 学者齐聚第一届“双华论道” 研讨会
- 校青马班赴北京开展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社会学院向德平教授牵头“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获肯定批示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材料学院硕党支部微光闪耀 汇聚抗“疫”星河
- 【2020校三标】常若帆:情定哲学,历经千帆为求智
- 【科学前沿】《科学》刊发我校夏宝玉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 【2020校三标】冯紫薇: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 我校在中国智库AMI综合评价中获奖
- 航空航天学院慰问寒假留校学生
- 启明学院学生创新团队2019年度总结会举行
- 管理学院与湖北省烟草公司仙桃市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坚守教育初心 矢志育人育才暑期工作会议谋划“十四五”学校高质量发展
- 数字化迎新打造智慧校园生活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