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校三标】冯紫薇: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记者团见习记者 姚晓炫
“这个世界太精彩了,值得我去探寻新的事物。”冯紫薇微笑着说。她来自新闻学院,是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级的一名本科生。
进校三年多以来,她怀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热情,收获了忙碌且充实的大学生活。今年11月,冯紫薇获得了2019-2020年度“校三好学生标兵”的称号。
锻炼专业能力,用镜头记录人间百态
“我从小就喜欢看电视节目、看视频影像,视听语言非常吸引我。”正是这份对视听媒介的兴趣,促使冯紫薇在大二专业分流时选择了广播电视学。
现在的她非常感谢新闻学院的老师们耐心的教导,其中邓秀军老师主讲的《电视画面与摄像》让她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不再单纯地把广播电视学理解为“拍片剪片”,而是一门艺术、一个发展方向,因而热情更加高涨。
广播电视学的学习非常注重实操。在学习理论课时,需要认真记录和理解记忆许多看似枯燥但很关键的知识;在小组合作完成大作业时,需要和组员沟通交流、达成共同的目标;在实际拍摄和剪辑时,又需要将理论合理转化到具体实践中。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大作业,她说,只把作业当成任务其实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如果当作艺术品去打磨则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却能领悟到影像真正的魅力。”正是这份打磨作品的耐心和追求极致的“匠心”,帮助她在过去三年位列加权总成绩专业第二。
在她完成的所有作品中,最令她满意的是一部纪录片的创作。2019年7月,她和队友一同参加了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比赛的主题是“海洋”。 “当时我们很为难,因为武汉是内陆城市,没有海。”在经过团队的“头脑风暴”后,她们决定以一个新颖的视角来切合主题,拍摄一部名为《听海呼吸的人》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以一个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华科附小的科学老师朱映晖用影像的力量传递海洋生态环保理念的故事,表现一名内陆小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热爱海洋”意识的主题思想。
最终,该片凭借叙事的新颖度和制作的精良度在大计赛数媒类专业组DV影片类中获全国一等奖,并入围第十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用镜头记录人生百态,这是冯紫薇所热爱的,也是她所坚持的。
追求全面发展,在忙碌中收获成长
“我很想挑战新的难题、接触新的工作、认识新的朋友。”进入大学三年多来,冯紫薇先后加入过七个学生组织或社团,曾担任过校新媒体中心微信部部长、校学生会常务部负责人等职务。
她说,参加学生工作让自己在繁琐的工作中培养了耐心,也磨练了意志,做事变得越来越细致。在校学生会筹办一场校级比赛时,她和其他文科院系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创意,理工科院系的同学设计了全面详细的方案,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与众不同的火花,这也让她很享受工作的过程。
这三年的大小经历让她“一直在忙碌”,几乎没有刻意安排某一天去玩,只是在出去外拍完成作业的时候顺便逛一逛。今后,她打算安排一定的时间去旅行,陪伴家人朋友,也决定在外语和阅读两方面多下点功夫。
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2018年暑假,冯紫薇在新闻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和队友们赴鄂尔多斯进行社会实践,探索基于“互联网+“的蚂蚁森林绿色生态公益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蚂蚁森林95号林、走访文化遗迹和多方调研等方式,了解“蚂蚁森林”的市场口碑、用户态度以及国家对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探索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互联网+”全民公益模式,并尝试在荒漠种树,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从寻找企业联络人,多次深入沟通打消对方的顾虑,到联系当地林业局,通过调查获取一手资料,她和队友们一路克服重重考验。最终在气候干旱、时有大风的荒漠中,她们种下了35棵樟子松,实践队也获评“省优”级别。
冯紫薇说,这是她第一次和社会中各种职业的人打交道,弥补了自身的交流短板,也由此开始持续关注环保领域的新闻热点和社会问题。“地球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幸而社会上有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环保卫士’,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她就这样一直在热爱的生活中不断求索着,建构着自己的世界观。目前,冯紫薇已成功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将坚守着最初的热忱,一路向光,步履不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0校三标】冯紫薇: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相关推荐
- 武汉市教育局对附属中学进行普通高中领航学校创建考核
- 【战疫·青春行动】机械学院召开2019级本科生线上年级大会
- 华中大研究生文艺下乡展青年担当
- 德国马堡大学副校长一行来我校访问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华中大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众志成城抗疫情
- 安全稳定工作专题报告会暨第三期“立德树人”讲堂举行
- 民革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获民革省委会多项表彰
- 时代楷模同济医院“尖刀连”230余名医务人员冒雨爱心献血
- 校长李元元拜访科技部领导并汇报工作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体育学院校园抗疫关爱退休教职工纪实
- 附属中学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一行来校访问
- 一批学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受表彰
- 骆清铭当选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院Fellow
- 【70周年校庆】校领导看望厦门、西安两地校友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举办第三届“创意光电”科普大赛
- 网安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ITMO大学举行线上学术研讨会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后勤集团饮食党总支第三支部:抗击疫情 党旗飘扬食堂
- 电信学院尹海帆教授团队成功研制智能超表面原型系统并打破业界最高性能记录
- 退休教师孙学东:老当益壮 以“心”战疫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