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连续刊发十余篇淮南师范学院学生评论文章
近日,安徽日报客户端连续刊发淮南师范学院学生时评文章。9月17日,安徽日报与淮南师范学院共建“高校时评组”揭牌成立,成为安徽日报在全省第一个携手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三方挂牌成立的“高校时评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校时评组成员在安徽日报客户端评论专栏“声度”发表时事评论已高达18篇,仅10月21日当天发表原创稿件10篇,创单日发稿量最高,充分展示了淮南师范学院学生较高的专业素养,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时评组”揭牌以来,为更好地选拔出优秀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积极与安徽日报评论部沟通。在报名的118名学生中,通过限时撰写时评文章的方式,选拔出20名学生正式成立“时评组”。10月19日晚,在泉山校区信息技术楼1504会议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学与传播学院联合召开安徽日报“高校时评组”淮南师范学院组工作推进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庆炬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孙宏新副院长对学生在选题把握、写作技巧、学习态度上给予了指导和要求,深化了“时评组”成员对评论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成员们的创作热情,同学们积极关注时政热点,用文字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在安徽日报评论部主任曹显钰教授的精心指导下,10月12日,20级新闻学专业的王诗琪同学发表第一篇时评《用最美青春点亮更多灿烂夕阳红》。文章通过“老青共居”是“柴禾”与“火焰”的结合,是“大哲学”与“小烦恼”的碰撞,是“活历史”与“新生命”的融合等激发更多人关注老年人、关爱空巢老人。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琳、王璐瑶同学、20级新闻专业的张晶等同学分别针对当下畸形的“饭圈”文化对体育圈的影响、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文化创新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社会热点,发表了《不能让“饭圈”乱象侵扰体育圈》、《他是你我,祖国骄傲》、《生态红线美了人类家园》、《拒绝盲目“内卷”,无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更要在校园》等多篇文章,体现了同学们对国情、社情、民情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
“安徽日报高校时评组淮南师范学院组”的成立,为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与成果展示搭建一个重要平台,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学与传播学院将继续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推进“时评组”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佳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安徽日报客户端连续刊发十余篇淮南师范学院学生评论文章
相关推荐
- 倾听基础教育需求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淮南师范学院持续推进乡村学校顶岗支教工作
- 校领导到文学与传播学院调研师范认证工作
- 淮南师范学院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淮南师范学院召开“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
- 校团委获评首批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
- 淮南师范学院扎实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复学各项准备工作
- 积极做好巡察反馈 扎实推动整改落实
- 淮南师范学院2021年体育运动会胜利闭幕
- 皖西学院纪委一行来校考察交流
- 淮南师范学院召开中央巡视安徽反馈意见整改动员会
- 省委教育工委调研组来淮南师范学院调研劳动教育和教材建设工作
- 校领导深入计算机学院调研指导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 校长李琳琦为淮南师范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暨新任中层干部培训班做专题辅导报告
- 淮南师范学院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教师座谈会
- 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迎来淮南市公安局等单位参观学习
- 用师院故事讲述祖国发展 校党委书记陈年红为办公室支部党员讲党课
- 淮南市谢家集区政府来淮南师范学院调研交流
- 淮南师范学院学子在2021年第十五届“西门子杯”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东三赛区比赛中取得佳绩
- 千古陶艺 薪火相传 淮南师范学院举办建校62周年寿州窑陶瓷师生艺术作品展
- 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体育联赛乒乓球比赛领队教练员联席会议在淮南师范学院举行
新闻公告
- 机关党委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7
- 党建领航促发展 提质增效谱新篇 03-14
高考招生
- 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2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二○○七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淮南师范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