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承遗志 提笔寄深情——师生深切缅怀王克老师
时光转瞬即过,先生精神长存。在王克老师离开的五年里,校区师生对他的追思与缅怀从未停止过。在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先生曾经的同事、学生和越来越多听到他生平事迹的师生们,纷纷提笔写下自己的感受,用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追忆先生的为人,感叹先生的学识,仰慕先生的精神风骨,表达继承先生遗志、像先生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坚定信心。
怀念恩师王克先生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恩师王克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
斯人已逝,往事如烟。当2004年王克老师来到哈工大威海校区数学系时,系里的教学及科研力量十分薄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王克老师辛勤耕耘了十余年。十余年来,王老师坚持为系内本科生讲授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难讲的基础课-《数学分析》(三学期,共272学时)。在他的倡导下,系里还首次开出了《微分几何》这门课,由他亲自主讲。他为系内研究生及年轻教师每周讲授6-8学时的专业课,这其中就有晦涩难懂的《泛函微分方程》及《随机微分方程》。除此之外,节假日为大家义务开设数学前沿讨论班,十余年从未间断,共讲授了十余本国外数学大家的英文专著。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王克老师胸怀国家,一生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带出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他治学严谨,勤奋坚毅,三十余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和科研事业。他如高山般令人仰止,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理学院数学系主任 范德军
学习王克老师 不断努力奋进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我们纪念王克老师,重温他的先进事迹更加受教育。他师德高尚、业绩突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怀念王老师,以他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勉励自己努力工作。2014年王老师逝世,他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反省自己多年来上进心不足,深感惭愧。2014年之后,我以学习王老师为动力促进工作,认真备课认真讲课,争取精彩再精彩。每一个难点、重点反复推敲,全天候网上答疑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五年来我取得了较大进步,获得全国自制物理教学仪器评奖二等奖、指导大学生获省级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以上教学论文3篇、负责完成了全国物理教学项目,我临近退休仍然继续坚持教学研究、主动要求多承担讲课工作量。王克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克老师传奇的人生魅力激励着每一位老师努力奋进,我们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来、发扬下去。
——理学院教师 孙正和
时刻记教诲 不敢忘师恩
呆坐在电脑前,我久久不敢提笔,仿佛往日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我怕开始了回忆,便有止不住的哀伤。
转眼之间,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但是好像他最后一次讨论班的内容依然记忆犹新,他最后一次的谆谆教诲依然在耳边回响,很多个夜晚我都不敢去想,这么让人敬爱的先生,这么可爱的老头,怎么就已经离开我们这么久了呢。哀痛!
老师告诫过我们,“第一做好人,第二做好老师,第三做好学问,这三点的顺序不能变。”这句话放在我心中很久,从做人做事,为人为师,时时刻刻我都谨记着老师的教诲,不敢有片刻懈怠。转眼之间,我也有了我的硕士,我的博士,她们都很优秀,但是我多想老师醒过来看看啊,看看他的精神,他的知识,在一代代传承。愧不敢忘师恩!
老师上过的每一次讨论班,老师讲过的每一堂课,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午夜梦回之时,想起来就如醍醐灌顶,也不禁泪湿枕巾。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是他一直在我们身边!愿他在天上依然桃李芬芳!
——理学院数学系副主任 李文学
以满腔大爱 诠释师者本色
王克教授从教30余载,为学问孜孜不倦,为教学无私奉献,为学生全心付出,为人处事低调淡泊,他用一生诠释了师者本色。数学分析、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等是数学系最难的课,也是关系同学们专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课程。王克不仅将这几门课讲得很明白,而且很生动。所以他的课常常吸引学生一遍一遍地来听,许多硕士生、博士生和系里的年轻教师也是他课上的常客。从教以来,他始终处于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的状态中,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刻苦钻研,以严谨的态度和渊博的学识成为学生眼里的“数学百科全书”。
从教三十载,王克老师一直践行着人民教师的职业理想与操守。他对学生的负责态度随着时间增大而单调递增,他的师德在所有学生中都可积。所以不论是柯西判别还是阿贝尔判别,王克老师都是同学们心中最爱的好老师! ——理学院教师 刘一
铭记先生教诲 做个好老师
七年前,有幸成为先生最小的学生,跟随先生学习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相关知识。当时初涉科研,对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英文文献和书籍。中途插班跟着师兄师姐一起上先生的随机微分方程的讨论班,十分痛苦而艰难。先生时常在课下鼓励我,“你现在肯定是听不懂的,不要灰心,多熏熏,对以后学习会有帮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站在讲台上,一站半天,不分寒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坐在书桌旁看着先生用手绢一遍一遍擦着汗,更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叫难的资格。
先生常说,“你们以后都是可能走上教育岗位的人。一定要记得,第一要做好人,第二做好老师,最后是做好学问。这三点的顺序很关键。”如今,万分有幸,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我定将时刻铭记先生的教诲,“做个好老师”,“有教无类”,努力地做好“传承”的角色。“优秀教师的力量,他们塑造的,从来都是灵魂。”斯人已逝,但我坚信先生的风骨定将长存!
——理学院新进教师 陈天睿
先生的求学之路 激励我前进的脚步
王克老师的求学之路令人动容。30岁开始攻读本科学位,50余岁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同时开辟全新的研究领域,并能够在所研究领域有所建树,这种勤奋,这种坚毅,这种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沉下心来把知识学扎实,把书读好读透,是我们缺失的最宝贵的财富。
可惜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我未曾有幸直接成为他的学生。但在这三年来,王克老师的精神、故事从不曾离我远去,数学系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用兢兢业业的态度诠释什么叫师者风范,数学系的每一届学生当中都能涌现出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的优秀人才。吾辈用行动坚守学术的净土和底线,用缅怀传承其科学之精神。人生之榜样,教师之楷模。
王克先生,您看这盛景,如您所愿。
——理学院学生会主席 付学峰
我们正值青春 要用行动将王克老师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5月9日晚,理学院举行了一场纪念王克老师逝世五周年报告会,学生们听过后深受触动,纷纷表达仰慕与追思之情。
“王老师惜时,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不急功近利,重视基础;投身教育科研,不求回报;耐心指导学生,热心帮助学生;节俭慷慨、简单淳朴。王老师有太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要用行动将王克老师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们正值青春,学习上不能浮躁,就像王克老师说的那样:‘书读好了不愁没有文章,年轻人要沉得住气,以后的路还很长,打好基础最重要。’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同样要像王克老师一样,和蔼坦荡,爱党爱国。”
“如今的我们,生于和平年代,有幸享受着优秀的师资和教学环境,更应该发扬王克老师的学习精神,将时间更多的投入于学习中,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
“王克教授一生勤俭,为人宽厚,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感悟很多,他虽然离开了,但又好像还没有离开,他的精神依旧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人。”
(记者 谭璇月 实习记者 尚海 编辑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追思承遗志 提笔寄深情——师生深切缅怀王克老师
相关推荐
- 校区第十六届老年运动会举行
- 校区领导出席哈工大青岛校友大会暨高端产业峰会
- 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圆满成功
- 山东省副省长凌文来校区调研
- 哈工大威海校友会2019年会召开
- 【新工科】我校区再增3个新工科专业
- 习近平: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 校区召开智慧校园“十四五规划”研讨及工作部署会
- 【疫情防控】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来我校区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 全面推进党建“双创” 夯实基础 提升质量
- 校区组织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校内认证工作
- 徐晓飞校长率团访问欧洲高校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普教育中心领导来我校调研
- 数学系姜薇:一堂深受欢迎的“硬核网课”是如何炼成的
- 徐晓飞校长为校办党支部讲授专题微党课
- 威海市委副书记张宏伟一行来校区调研
- 【决策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 人民日报:习近平的航天情缘
-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第六期教师丁香沙龙活动举行
- 2019春季招聘会:新旧动能转换,精准就业启航
新闻公告
- 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哈工大宣讲团首场宣讲会举行 06-30
- 徐晓飞校长为校办党支部讲授专题微党课 06-30
- 海空天立体观测技术实验大楼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06-30
- 校区召开党外人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会 06-28
- 威海校区召开第63次学位分委会 06-26
- 哈工大(威海)历史上的六月 06-25
- 从哈工大走出全国首批新工科毕业生 06-24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8年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6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2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