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项目指南
各学院、研究院相关教师:
现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项目指南公布如下,请有意申报的教师提前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并与科学技术处报备以便于我们安排相关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出重大挑战,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专项项目,努力为科学防控和应对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轻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决策支撑和对策建议。
本专项项目支持具有相关领域数据基础、研究基础并与疫情相关实际参与部门密切合作的科研人员,紧密围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防控应对与管理、治理机制、经济影响及对策、社会管理等四方面研究模块,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回顾性和实证性的联合研究。
本专项项目要求申请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揭示实际问题背后的科学内涵和机理规律为目标,紧扣实际短板、弱项和不足,努力聚焦突破基础性、根本性瓶颈问题,“既顶天又立地”,既着眼当下又服务长远,提出科学可靠、指导实践、落地生效的针对性理论与方法支撑和政策建议。
一、拟资助研究方向和内容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应对与管理
1.重大传染病疫情传播的时空计量建模与风险预测
2.基于大数据的新发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对
3.以医院为基础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应对和运营优化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医疗资源供给与配置模式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机制
5.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全球卫生治理和国际合作机制
6.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的融合协同机制
7.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决策支持和响应机制
8.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和核心能力建设
(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影响
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10.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对外贸易、跨境投资的影响及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
1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1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产业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
1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管理
1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15.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6.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民生保障与社会救助
17.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众风险感知、行为规律及公众情绪引导
18.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情应对与治理
二、资助计划
(一)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1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0年4月15日-2021年4月14日,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50-80万元/项。拟针对上述18个具体研究内容,择优资助若干项目。
(二)本专项项目将尝试连续资助机制。获得资助的项目在研究期间成果突出且确有需要的,管理科学部将择优予以滚动连续资助。
三、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相关领域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3.鼓励申请人联合实际卫生管理部门、经济社会主管部门、疾控部门、各大医院等组成联合攻关团队,鼓励海外优秀学者参与课题申请,管理科学部在组织评审和资助中将给予优先关注。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只能同时申请和参与申请上述18个研究内容之一的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本专项项目要求申请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需求牵引,注重交叉融合,提出具有创新思路、能够将成果转化应用或指导实际工作的研究设计。
2.电子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0年3月18日--3月20日16时,纸质申请书请于2020年3月28日16时前以快递方式寄出(以邮戳日期为准),未按相关要求提交的申请项目将不予受理。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3.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须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将不予资助。
4.请按照“专项项目-研究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申请人应严格按照本项目指南发布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设定研究目标,否则将不予受理。
5.请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撰写申请书。申请代码1选择 G04;“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6.申请人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7.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并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申请书内容一致。申请人应及时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以及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等附件。
8.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具体要求如下:
(1)依托单位应在电子申请书截止时间前(2020年3月20日16时)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2020年3月28日16时(以邮戳日期为准)之前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签字、依托单位加盖公章的依托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可在信息系统中下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可将纸质申请材料直接送达或者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101房间,邮编100085,电话:010-62328591)。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
9.本专项项目咨询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处
联系人:任之光
联系电话:010-62326972
电子邮件:renzg@nsfc.gov.cn
学校联系人:张妍 26033775 13590263126
科学技术处
2020年2月24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转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项目指南
相关推荐
- 关于转发《关于2020年度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考察需求的通知》的通知
- 机关第七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 哈工大(深圳)召开首届本科生就业工作会议:将“一人一策”进行到底
- 展现实力!哈工大(深圳)学子获自然语言处理国际评测竞赛第一名
- 关于开展“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
- 关于我校拟申报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公示
- 哈工大(深圳)承办理创大赛深圳赛区决赛
- 博士生温志渊作为深圳市学联代表参加大湾区青年论坛
-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哈工大(深圳)团员青年中引发强烈反响
- 不止是学霸,科研、公益样样行……他们是哈工大(深圳)选调生
- “真材实学,明辩思哲”——材料学院18级硕士党支部开展庆祝建国70周年之知识+辩论+实践系列学习活动
- ———理学院19级本科数学1班团支部“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
- 关于加强2020届第一批毕业生毕业教育的通知
- 哈工大(深圳)举办“立足航天·服务国防”薪火相传之航天国防招聘宣传月活动
- 深圳校区举办个人外汇业务政策宣讲会
- 关于征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 转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发布2021年第四批技术攻关重点项目(电子信息专项)申请指南的通知
- 关于开展哈工大(深圳) 第四届寒假回访高中母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 华为—哈工大(深圳)技术交流会:双方合作是巨大“潜力股”
新闻公告
- 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 03-16
- 社区就地战“疫”,科技处“大白小蓝”在行动 03-16
- 计算机学院全体本科生班级召开线上“云”班会 03-15
- 哈工大(深圳)教职工合唱团“云”合唱为战疫加油! 03-15
- 深圳校区召开学院(研究院)工作务虚会 03-14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本科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工大(深圳)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
- 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