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主页

哈工大(深圳)举办研讨会:政企学研纵论数据生产要素流通交易

2021-05-28 0 新闻公告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新闻网

【哈工大(深圳)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图)近日,哈工大(深圳)规范促进数据生产要素流通交易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深圳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政、企、学、研围绕数据要素时代如何应对流通、交易的规范与痛点展开深入探讨。

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哈工大(深圳)深圳高质量发展与新结构研究院创院院长吴德林在致辞中说,哈工大(深圳)积极探讨数据隐私保护、数据确权的规则体系,寻找数据安全运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着力培养网络安全、数据处理、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努力打造成为数字经济研究和网络安全行业的黄埔军校。“举办这次研讨会,希望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加强交流互鉴,积极推动数据法治建设,防范打击侵犯个人信息行为,探讨打造安全可靠的数据生态环境,为数据生产要素的流通和交易奠定坚定的基础。”吴德林说。

吴德林致辞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世锦教授通过视频作主旨报告。刘世锦认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流通交易,面临确权和隐私保护两大关键难题。他以5G建设和运用为例,分析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如何用起来。他说,数据运用要与5G融合,首先需要找到应用场景,为此,亟需调动各级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和个人拓展5G应用的积极性创造性,重视已有成功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刘世锦通过视频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深圳)首席学术顾问方滨兴教授从技术解决方案的角度,做了《AI靶场——基于可信平台的模型加工场》的主题分享。他认为,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大幕刚刚开启,数据价值挖掘的重要性空前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数据安全法(草案)》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颁布,个人隐私保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数据流通将面临大数据场景下隐私保护与数据挖掘的矛盾问题,即如何在保护原始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大数据价值。为解决这一矛盾,他提出了破局隐私保护与数据挖掘相悖的方法——模型加工场。这是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基于核心方法——数据不动程序动,采用关键手段——分享价值不分享数据,基于辅助模式——数据可用不可见,基于扩展模式——保留所有权释放使用权,通过模型加工场,可以达到交易使用权、不触及所有权的目的。该方法可升级数据信托与交易模式,有力支撑大数据国家战略,预期引领大数据挖掘的国际潮流。

方滨兴作主旨报告

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在发言中表示,数据正日益成为一种资源,具备可交易性和稀缺性,其价值取决于生成、处理数据所附加的劳动以及供求关系。但数据交易的难点在于其权属不易划分、层层附加的数据增值劳动所对应的价值也不易划分。唐杰认为,平台公司汇集了有价值但无价格的海量数据,需要法律明确获取数据的规则和限制,可交易的数据种类、数据结构和定价形式。政府部门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沉淀了大量机构和个人数据,应当将这些数据反馈社会,便利社会应用。他建议做好相关立法工作,以解决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数据应用的关系,促进数据交易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唐杰发言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林正茂就数据立法问题展开分析。他认为,立法需要在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又能够促进数据产业,真正起到良法善治的作用。

林正茂发言

谈及政府数据的开放问题,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伟认为,依据财政伦理,政府原始数据理论上可以免费开放使用,但根据特別需求对数据再加工产生额外成本和新价值时,可考虑合理收费。

刘伟发言

“深圳市政府希望通过立法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流通交易提供最基础的法律支撑。”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认为,其思路是,不可只讲保护不讲发展,也不可只讲发展减弱保护;不可只讲个人数据和公共数据,而要有综合性,注意基础性。尽管立法不能完全解决数据管理的所有问题,但能解决共性问题和基础性问题,如产权、各种数据关系、数据要素市场各类主客体的关系规范等。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二级调研员赵广文、哈工大(深圳)理学院院长仲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王勇也分别作了发言。(编辑 吴锐婵)

王耀文发言

赵广文发言

仲政发言

王勇线上发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哈工大(深圳)举办研讨会:政企学研纵论数据生产要素流通交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