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首届哈工大(深圳)优秀博士后名单出炉
【哈工大(深圳)宣】(秦柳 文/图)近日,哈工大(深圳)首届优秀博士后名单出炉!经过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和函评、专家投票、校内公示以及校长办公会审定等一系列环节,15名博士后从126名人选中脱颖而出,最终入选首届优秀博士后,每人获得一次性税前奖金12万元。
评选优秀博士后旨在表彰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学校发展中取得卓越贡献的博士后,激发在站博士后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哈工大(深圳)校长助理梁大鹏指出,博士后是哈工大(深圳)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群体之一,是学校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他们能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发挥优势,锐意进取,是学校教学科研生力军。
哈工大(深圳)博士后科研工作成果丰硕。2020年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20人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二等资助19人,特别资助项目1人。发表各类论文共计218篇。申请专利34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共有7人留校任教。
哈工大(深圳)将继续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改善科研和生活条件,将优秀博士后纳入师资引进序列等举措,持续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博士后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分类管理和目标导向,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持续壮大博士后队伍,让博士后群体成为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重要补充力量。
优秀博士后名单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合作导师
1
文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勇
2
张承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明江
3
杨雪飞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曹勇
4
董志远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吴爱国
5
荣瑶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曹勇
6
张惊宙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陈锐
7
李德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慈立杰
8
杨木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兴军
9
白韵溪
建筑学院
宋聚生
10
朱萍萍
理学院
仲政
11
闫少华
理学院
仲政
12
陈朝骏
理学院
李东风
13
赵振强
理学院
郭早阳
14
申振宁
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魏奉思
15
苗玉虎
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江朝伟
优秀博士后小资料
文杰,男,中共党员,深圳市优秀博士后,1991年4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4月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并于5月进入哈工大(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徐勇教授,研究方向为多视角聚类。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在SCI顶级期刊和CCF A类推荐会议上发表论文4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广东省粤深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等项目。任深圳市视觉目标检测与判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国际期刊IJIG副编辑,担任包括TPAMI、TIP、CVPR、ICCV等三十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审稿人。现已留校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
张承玺,男,中共党员,1990年2月出生。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1月进入哈工大(深圳)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王明江教授,研究方向为航天器系统控制、容错控制。目前发表SCI论文数30余篇。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3篇,包含IEEE-TAES, AESCTE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杨雪飞,男,中共党员,1989年1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01月进入哈工大(深圳)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曹勇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时滞饱和系统的控制与设计。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现已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
董志远,男,1988年1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之后留校担任高级研究助理,2019年9月进入哈工大(深圳)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吴爱国教授,研究方向为量子控制。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1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荣瑶,女,中共党员,1990年9月出生。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期间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公派留学,2019年3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曹勇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磁流体、湍流的数值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入站以来在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JCR一区科学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青年基金项目1项。
张惊宙,男,中共党员,1992年9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2019年11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陈锐教授,研究方向为钢与组合结构连续性倒塌。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篇;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以第四完成人编写著作《钢框架建筑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与分析》。
李德平,男,中共党员,1991年10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2019年9月进入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慈立杰教授,研究方向为碳材料微纳结构调控及储能应用研究。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5篇(包括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广东省粤深联合基金1项;在站期间受邀担任Small、Nano Micro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SCI一区期刊的特约审稿人;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杨木金,男,中共党员,1989年3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2019年10月进入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刘兴军教授,研究方向为析出强化钢的合金设计与先进表征。入站后,依托哈工大(深圳)申报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批资助经费63万;入站以来,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发表论文2篇(一作1篇,二作1篇)。
白韵溪,女,中共党员,1988年5月出生。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2019年1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城市规划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宋聚生,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1篇EI国际会议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第1参与人获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朱萍萍,女,中共党员,1991年3月出生。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2018年12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仲政教授,研究方向为损伤-自修复多场耦合力学。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3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
闫少华,男,中共党员,1987年2月出生。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19年6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固体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仲政教授,研究方向为先进合金焊接结构力学行为研究。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站期间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
陈朝骏,男,中共党员,1990年1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师为滕军教授、李祚华副教授,2018年7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李东风教授,研究方向为结构振动控制。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3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及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资助项目“香江学者计划”1项。
赵振强,男,1987年12月出生。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7月进入哈工大(深圳)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郭早阳教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力学/冲击动力学。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军委基础加强、两机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和关键技术攻关。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新一代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机匣包容性设计和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抗鸟撞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基础。
申振宁,男,1991年2月出生。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年9月进入哈工大(深圳)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魏奉思教授,研究方向为日球层中高能粒子传输机制研究。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得第十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优秀青年论文奖。
苗玉虎,男,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9月进入哈工大(深圳)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江朝伟,研究方向为太阳大气动力学。入站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篇,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在审论文1篇,初稿1篇及多项在研课题也已取得进展;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深圳市面上项目各1项,并与中国科学院、华威大学、鲁汶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编辑 吴锐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15人!首届哈工大(深圳)优秀博士后名单出炉
相关推荐
- 转发校本部: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校内正式报名工作的通知
- 哈工大(深圳)材料基因与大数据研究院首届篮球锦标赛成功举办
- 关于征求2020~2021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种业(育种技术与新品种/质创新)”重大专项指南意见的通知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收看通知
- 关于组织报名“飞鲨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的通知
- 酷炫!哈工大(深圳)团队荣获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 关于表彰党校2021年度秋季学期预备党员培训班优秀学员并公示合格学员名单的通知
- 关于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到深圳市学生联合会驻会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1级全体新生心理测评的通知
- 经管学院本科生团支部开展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活动
- 哈工大(深圳)体育舞蹈社获省体育舞蹈公开赛深圳站高校组冠军
- 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际会议资助项目(第一批)申请工作的通知
- 放眼“星辰大海”,哈工大(深圳)首次承办中国工程科技论坛
- 关于发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21年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及学位申请和授予相关工作预案
- 机关第七党支部“喜迎建党百年 主题党日百日行”系列活动之?“红色记忆”话剧演出
- 疫情防控勇担当,初心牢记创先锋 ——材料学院抗疫志愿者典型事例(二)
- 战“疫”行动 | 两名校友向哈工大(深圳)捐赠12台4G无线路由器,助力远程教学
- 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发布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新闻公告
- 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 03-16
- 社区就地战“疫”,科技处“大白小蓝”在行动 03-16
- 计算机学院全体本科生班级召开线上“云”班会 03-15
- 哈工大(深圳)教职工合唱团“云”合唱为战疫加油! 03-15
- 深圳校区召开学院(研究院)工作务虚会 03-14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本科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工大(深圳)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
- 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