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中国法学会202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各相关学院、研究院及教师:
现将中国法学会202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招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转发如下:
一、指导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服务法治实践,努力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法治保障。
二、实施方式
中国法学会课题采用立项评审和结项鉴定合并方式进行,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确定选题后即自行开展研究,以研究成果申请。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立法建议稿、专著、论文,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成果申报。不得以论文集申报。
三、课题类型及资助经费
1.中国法学会202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调研课题、基础研究重点激励课题、西部课题、自筹经费课题。
2.重大课题资助经费10万元/项,重点课题资助经费6万元/项,一般课题资助经费3万元/项,青年调研课题资助经费2万元/项,基础研究重点激励课题资助经费5万元/项,西部课题资助经费4万元/项,自筹经费课题经费由课题主持人自行筹集。
四、课题选题
《中国法学会202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系经过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有关文件,充分征求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各学科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经中国法学会党组审议通过。
申请人应从《课题指南》中选定题目开展研究,可以根据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对选题文字做适当修改。
五、申请人资格
1.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能作为课题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2.申请人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科级以上行政职务,或具有法学博士学位,或属于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或为法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申报青年调研课题的,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年龄均应在35岁以下(即在1986年1月1日后出生)。
申报西部课题的,申请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应在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15个省区市内。
3.申请人可以组成课题组申报,但申请人本人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足以单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也可单独申报。
4.申请人作为主持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同时可作为另一个课题的课题组成员。单纯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可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组。超过的,按不合格申请处理。
5.不得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中央部门批准的相同或相近研究内容的课题成果申请,不得以已结项的中国法学会课题申请,不得以已出版、发表的成果申请。正在主持中国法学会课题尚未结项的,不得申请。立项后发现主持人存在以上情况的,撤销立项。
6.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当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核。以兼职人员身份申报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身份的真实性。
五、评审程序
中国法学会将组织专人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内容主要包括申报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成果与课题指南中的具体题目是否契合、成果内容是否符合学术规范等。初审不合格的将不予送审。
中国法学会组织专家对符合条件的课题成果进行双向匿名通讯评审,主要对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创新性、规范性、可转化性进行评价。
全部申请根据选题分类,由多名同行专家进行评审,每一选题按照专家评分从高到低排序,评审结果提交定评会。
在分管会领导主持下召开定评会,以专家评分为基础,综合考虑选题的重要性,在各选题总分前20%范围内确定拟立项名单(各选题择优资助不超过1项,其余为自筹经费课题),拟立项名单报学会党组会议审议确定后公示。评审过程全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六、申报程序
1.申报人需登录中国法学会课题管理系统进行申报(http://210.12.173.249:8843),注册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个人申报信息及提交附件。一旦提交,申报内容将无法修改。申报人可自行登录课题管理系统查询申报进程。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31日,届时申报通道自动关闭,逾期将无法提交申报材料。
2.为了方便申请人申报,申请时暂不需要所在单位、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盖章。经评审拟立项的,由拟立项课题的申请人按照我会的要求,提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审核意见,并扫描上传至中国法学会课题管理系统。
七、成果转化
课题立项后,主持人应在1个月内向中国法学会提交成果要报,每份3500字左右,选取成果中最具有决策咨询性的部分,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法治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从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强调思想性战略性,突出问题意识,侧重对策建议,不需要对整个课题成果进行凝练;文风朴实,语言精炼。具有重要价值的,将作为中国法学会《要报》报中央有关部门。
八、其他事项
1.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经查证属实,取消申请资格,如获准立项则撤销立项。
2.获准立项的课题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文本,本申报公告为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件:中国法学会202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指南
联系人:姚国艳 杨力
联系电话:(010)66173342
中国法学会
2021年4月12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转发《中国法学会202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相关推荐
- 观红色电影,学峥嵘党史——经管学院“看电影 学党史”主题活动热烈举行
- 关于做好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第一议题”| “学党代会精神,走新百年卓越之路”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硕士生第一党支部“第一议题”学习
- 喜迎国庆|校研究生会举办庆国庆爱国主义主题活动
- 关于转发开展2020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课题申报的通知
- 考古学家高大伦揭秘三星堆
- 机关第七党支部“喜迎建党百年 主题党日百日行”系列活动之?“红色记忆”话剧演出
- 关于报名2021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知
- 机电学院召开本科生班主任工作会议: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 关于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深圳) 2020年第1批需求发布的通知
- 理学院研究生参观腾讯公司
- 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新添5位校外副导师
- 防范风险,“平安”校园: 平安银行大学城支行走进哈深经管课堂
- 关于开展2020级研究生新生心理测评的通知
- 哈工大(深圳)首届简历大赛决赛围观邀请
- 转发-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东)指南建议的通知
- 3项一等奖!哈工大(深圳)获广东省科技领域最高奖项
- 关于组织申报“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精品项目的通知
- 哈工大(深圳)新学期顺利开课
- 关于开展哈工大(深圳)2020年招生宣传线上培训的通知
新闻公告
- 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 03-16
- 社区就地战“疫”,科技处“大白小蓝”在行动 03-16
- 计算机学院全体本科生班级召开线上“云”班会 03-15
- 哈工大(深圳)教职工合唱团“云”合唱为战疫加油! 03-15
- 深圳校区召开学院(研究院)工作务虚会 03-14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本科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工大(深圳)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
- 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