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五四”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马星教授的“初心答卷”
【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篮坛MVP”易建联、“亚洲飞人”苏炳添曾经获得的青年荣誉,今年花落哈工大(深圳)啦。日前,广东青年的最高奖项——第二十二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10人10集体获此殊荣,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星教授榜上有名。
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33岁的马星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标签,在旁人看来,这些闪亮的标签是“年轻有为”的最佳注解,而在他自己看来,这些正是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沉甸甸的“初心答卷”。“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为什么出发。”正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来看看马星的青春故事。
硬核科研:最小纳米火箭打破世界纪录
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肿瘤治疗是大家熟知的医学问题,在这其中,如何精准地找到那些“搞事情”的细胞,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马星的研究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工具。据了解,马星主要从事生物医用微纳米机器的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其开发的生物酶驱动的生物医用微纳米机器人,采用了无毒性的葡萄糖、尿素等生物燃料作为能量来源,解决了传统微纳米机器人驱动燃料毒性、环境依赖等问题,为未来精准医疗主动靶向递药微纳米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硬核的成果,自然会受到特别的关注。2016年,马星研发的酶驱动管状纳米机器首次采用了基于生物酶催化反应的无气泡推进机制,打破了“最小纳米火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马星介绍到,该火箭直径仅有220纳米,轻巧的身躯能够在水溶液中运动,也能够突破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进行深层药物递送,这一前沿技术为肿瘤治疗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谈及如何让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发挥出价值,马星表示,将继续以生物医用微纳米机器为核心,围绕生物智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紧密结合广东省生物医疗产业的发展需求,深入开展生物医学检测领域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研发,积极推进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努力让科研成果飞出校园,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舞台上一展拳脚。
温润初心:走得再远都要记得为什么出发
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美国化学学会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先进材料》等国际顶级期刊,文章被引用4800余次,H因子37,包括ESI高被引论文6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孔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8项,负责经费1000余万元……迄今为止,马星取得的这些成绩收获了许多同事和学生的连连点赞。
“不管走得多远,初心始终闪耀。”在马星看来,无论奋斗的路上再多艰难险阻,无论前行的征途再多纷繁诱惑,无论现有的成就再多亮丽光环,一定不能忘记的是深藏于心的那份本真。“带着初心勇敢地向前走,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马星时常这样激励自己的学生。
时光回到2016年,马星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从事生物医用微纳米机器研究工作,学成后的他毅然选择回到祖国。“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份子,我要用自己的本领为国家多做事。”“爱国”这一看似宏大的词语,马星将其具化成为了“使命感”“责任感”,这也成为了激励他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为人师者:我的办公室大门永远向学生敞开
2016年加入哈工大(深圳)后,马星的身份也越来越“复杂”,从最初单纯的科研工作者,到后来的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班主任、学业导师、院长助理……头衔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
“这么多身份里,一声‘老师’最让我亲切。”马星谈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本科生班主任,他的大门始终向同学们敞开,随时欢迎同学们在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与他聊聊天;作为学业导师,他组建了涵盖本硕博学生的“生物智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带领同学们发现科研之美;作为生物材料方向的学科带头人,他负责完成了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教学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为人师者,当永远心存敬畏。”在马星看来,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永远没有终点,他将一直在路上。
“老师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学业上的影响。”在学生看来,马老师亦师亦友般的指导,是大学里难忘又受用终身的记忆。事实证明,优秀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传承,马星指导的两名2016级本科生,如今已分别获得了香港大学和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博士全奖预录取通知,即将开启科研新起点。
对于马星而言,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马星将怀揣初心与梦想,继续大步前行。
哈工大(深圳)马星教授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马星教授(中)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
马星教授打破“最小纳米火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致敬“五四”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马星教授的“初心答卷”
相关推荐
- 哈尔滨工业大学100周年校庆公告 (第三号)
- 哈工大(深圳)学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庆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俞晓国处长为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18硕环境党支部讲党课:“全球湾区最大规模机场群建设前景和机遇”
- 关于公布2021年“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秋季)评审结果的通知
- 哈工大(深圳)线上教学渐入佳境:老师“练功夫”,课程“高规格”,学生“给好评”
- “薪传”系列讲座之保研经验分享会圆满召开
- 电信学院孙云旭副院长为大一本科生做“从摩擦生电到激光——电磁波的发现之旅”主题讲座
- 民革广东省委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哈工大(深圳)开班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关于做好2020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
- “学行结合,信念不改”迎建党百年 ——记建筑学院2020级规划硕士团支部团日活动
- 关于举办2019年秋季学期发展对象培训班的通知
- “思索未来 定向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2019级本科生生涯规划讲座
- “第一议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20级市政环境硕士生党支部“开学第一课”
- 关于延长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报名时间的通知
- 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的通知
-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
- 【就业指导讲座】如何在求职中逆袭——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
- “2021年茂名市高三文科新高考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哈工大(深圳)开班
- 转发——关于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2020年度“一带一路”建设课题公开征集的通知
- “借榜样之光,照前途无量” ——哈工大(深圳)理学院2020年校友经验分享会圆满结束
新闻公告
- 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 03-16
- 社区就地战“疫”,科技处“大白小蓝”在行动 03-16
- 计算机学院全体本科生班级召开线上“云”班会 03-15
- 哈工大(深圳)教职工合唱团“云”合唱为战疫加油! 03-15
- 深圳校区召开学院(研究院)工作务虚会 03-14
高考招生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本科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哈工大(深圳)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
- 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