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主页

登上《柳叶刀》!哈工大(深圳)马婷副教授、叶辰飞博士揭示新冠病毒传播特性

2020-05-01 0 新闻公告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新闻网

【哈工大(深圳)宣】4月27日,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其传染病月刊发表中美学者联合完成的学术论文,对深圳391宗确诊病例与1286名密接者进行样本追踪,分析研究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系统介绍了深圳作为人口高密度城市遏制疫情的成功经验。

哈工大(深圳)三人参与了主要研究:2019届博士毕业生、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课题组博士后叶辰飞(共同一作),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负责人马婷(共同通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博士生、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团队成员孙彬彬。

该论文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官网的报道中被称为第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证据充分、基于大量病例和相关密接者的研究。预印本论文于3月4日发表在medRxiv网站上,3月5日即被顶级刊物《自然》在新闻(news)专刊做了报道,随着全球疫情不断恶化,研究团队不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同行的咨询与交流,其中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著名流行病学专家Neil Ferguson教授团队、法国法兰西工学院、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专家。

“能为世界战‘疫’贡献力量,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疫情初始,马婷老师组织团队对病毒传播进行分析与建模,大年初一开始就“泡”在深圳市疾控中心分析数据,研究的过程纵然辛苦,但大家的“步伐”却越走越快。“‘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直是哈工大倡导的理念,面对疫情,去有需要的地方解决问题正是对这一理念的传承。”马婷介绍到,本次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是对新冠病毒传播研究迈出的第一步,他们将持续保持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开展系列研究,为战“疫”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揭秘深圳防控关键

4月27日,《柳叶刀》刊登了一篇聚焦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研究报告,论文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深圳鹏城实验室与深圳疾控中心专家共同完成,研究对象来自今年1月14日到2月12日期间,深圳39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1286名密切接触者。

数据表明,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加快了感染者的确诊时间,从平均的5.5天缩短到了2天。此外,在感染症状出现后,患者平均需要4.6天被隔离。而在推行密切接触者追踪政策后,这一平均时间减少到了2.7天。

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效隔离并对广泛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这两项措施,成为抑制疫情扩大的关键工具。

专访论文作者 揭秘如何揪出病毒“潜伏者”

该论文的其中一名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信学院副教授马婷向深圳卫视记者表示,研究报告最有借鉴价值的成果,应该是如何精准揪出“潜伏者”。

作为深圳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负责人,马婷同时表示,潜伏期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较严重,研究把追踪潜伏期密接者的时间从5天左右缩短到了2天,这成为很显著地阻断传播的一个方式。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完整有效的数据为科学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叶辰飞是这篇论文的署名作者之一,去年在哈工大(深圳)获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智慧医疗课题组的一名博士后。期间,他主要负责大数据的梳理,也就是从深圳疾控中心接手391名新冠患者的资料后,将其中的数据筛选出来,然后再从中提取关于流行病学的关键信息。

叶辰飞表示,当他从数据中筛选出第一批有效信息之后,倍感震惊。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家人,老人先从疫区(武汉或者湖北某地)回来,回来之后老人家里的两个小女孩就相继感染,因为是过年期间,他们会走访亲戚,又传染给了其他人。

论文作者:研究模型已用于加州抗疫实践

据悉,这份报告最早于3月3日,由20多位中美研究人员合作撰写,随后经过补充和修订,发表在《柳叶刀》下属的传染病月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官网上发布的文章称,这应该是第一份证据充分、基于大量经检测的病例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将会帮助到全世界的流行病学家、药物学家以及公共卫生领域官员来制定应对疫情的目标和政策。

马婷介绍,研究报告事实上已经在其他国家抗疫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研究过程中建立的模型,早在美国加州疫情暴发之初,就被当地的疾控中心采用。此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由于提早介入了新冠肺炎的研究,也为后期应对美国疫情做好了充足准备。

她说,尤其像霍普金斯大学,本身就是美国顶尖的医学院,所以也承担了美国很重的公共卫生的一些职责,在美国,相当于他们提前介入了疾病的研究。

美国媒体聚焦深圳控疫“良方”

该报告在《柳叶刀》发表后,引发极大关注。

美国广播公司(ABC)援引美国国家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家塞西尔·维布(Cecile Viboud)博士评价称,深圳是紧邻香港的一个约1250万人口(注: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富裕城市。在疫情发生后,深圳做出了迅速反应,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成功降低了疫情传播,这些措施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借鉴蓝图。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报道称,中国深圳采取的广泛流行病监管措施,对感染患者以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这一措施正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中美学者用专业精神排除外界干扰

叶辰飞表示,在研究过程中,美国专家的参与补足了团队在流行病学方面的短板。他还透露,中美双方团队每天早上都会进行视频讨论,讨论中美国团队提出了很多明确的建议,比如应该怎么样去追溯密接者的关系。

外界注意到,近期,美国国内一些政客借疫情抹黑世卫组织与中国,在全球抗疫的关键阶段,造成了负面杂音。马婷向记者表示,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学者,在人类共同的敌人疾病面前,用专业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干扰,全力为尽早战胜新冠疫情而努力。

她还透露,美方团队从最开始就一再主动地问,深圳方面希望得到什么样的预测,他们希望能帮助中国政府更好地去做决策。

深圳疫情防控经验受到国际广泛认可

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陈冰就《柳叶刀》发表论文认为,文中以深圳样本,说深圳快速的隔离和快速的传染源追踪,是这个人口密度高的特大型城市快速控制疫情的经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都予以报道,说深圳的疫情防控可以成为各国学习的蓝本。

还有一篇是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也是以深圳为例,说德国在华8000家企业疫情趋于结束时复产复工。报道以深圳为例,说深圳有严格的防疫措施,也有严格而灵活的复工措施,政府官员在周末周日都在进行消毒检查,为企业着想,现在他们满血复活,开始复工了。

陈冰认为,深圳的做法西方学不来,但的确有效。这些都说明,你做得认真严谨,外国人会看在眼里的,毕竟世界是连在一起的,互助才能共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登上《柳叶刀》!哈工大(深圳)马婷副教授、叶辰飞博士揭示新冠病毒传播特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