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为疫情防控贡献智库力量
河海大学在公共管理学院、河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和河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施国庆教授团队的精心组织下,发挥智库优势,积极担当,以疫情防控需要为出发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情认知和防控系列调查,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书,提交南京市、江苏省和教育部等,为COVID-19疫情防控建言建策。
调查研究过程中,团队师生在疫情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分析,以及疫情防控建议中,积极发挥不同专业背景优势,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分析思路和政策建议。个别师生身处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以感同身受的经历,对疫情防控调查和建言政策设计提供一线建议。COVID-19疫情防控涉及疾控、卫生、管理、社会、心理、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在疫情爆发初,河海大学研究团队按照疫情防控调查需要,吸纳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师生,根据团队成员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组成了不同的调查和研究小组对公众的疫情认知、防控行为与政府防控措施认同等迅速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疫情防控宣传与防控政策建议书,通过不同途径报送南京市委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等,建言献策。在疫情防控手段紧密跟进、防控效果逐步显现阶段,研究团队又增加了经济学等学科背景师生,开展了社会公众的返工返校、社会秩序恢复、严防国外疫情流入等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书,分送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
河海大学研究团队的调查数据通过中国科学报、锐研中国、交江点、南京日报等不同媒体向社会发布,在研究数据基础上撰写的《关于南京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秩序恢复两手抓》、《关于重点抓经济社会恢复监管疫情防治的建议(江苏省)》等若干建议,分送南京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等,政策建议分获江苏省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应对疫情返校社会心态与决策风险评估建议》、《应对疫情人口流动社会心态与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建议,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复工复产等针对性措施,通过不同途径报送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此外,研究团队还从专业研究视角,针对性地开展了老年人群的疫情与防控行为认知、中老年疫情谣言传播、中小学生在线教学效果等专题调查和研究,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孙中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河海大学为疫情防控贡献智库力量
相关推荐
-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分中心框架协议签约暨海洋微藻利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 第九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补充通知)
- 河海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河海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
- 河海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公告
- 河海大学获批5项教育部首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河海大学召开第三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水利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暨水利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 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 2019年度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奖励项目获奖人员公示
- 河海大学荣获2019年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
- 河海大学召开产业技术对接交流会
- 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水科学前沿与技术”学术创新论坛(第一轮通知)
- 河海大学团学骨干校友联谊会成立
- 水利水电学院:揭开银河系的神秘面纱
- 坚持三个“一”,谱好三部“曲”,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再落实
- 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水力机械与系统高端学术论坛在河海大学召开
- 我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
- 河海大学一批专业入选2019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新闻公告
- 我校与上海宏波集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10-22
- 范钦珊教授在我校设立“范钦珊力学奖教奖学金” 10-21
-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会长孙继昌一行来我校开展合作交流 10-21
- 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10-20
- 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10-20
- 河海大学召开产业技术对接交流会 10-19
高考招生
- 河海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江苏) 08-05
- 河海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河海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