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
1月12日下午,为进一步修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我校在36栋教学楼305室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此次论证会邀请了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知名中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习基地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作为论证专家。合肥学院副校长陈秀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会,会议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委书记牛欣主持。
陈秀向参会人员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合肥学院的整体发展情况,强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基于师范专业的UGS体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修订离不开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她向校外专家详细解读了该专业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和制定方案,希望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订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导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在专业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檀明向校外专家介绍了该学院的整体情况和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果。数学与统计系主任王磊汇报了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课程基本框架,并重点介绍了教育实践三大环节的实施方案。
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在师范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困惑,校外专家依次提出建议,围绕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三字一话”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德育体验纳入教育实践等方面发表了见解。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伍德勤认为,应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构建与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认清认知实习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教育研习的内容,并强调教育实践应以教育实习为重点。
此外,以本次论证会为契机,还举行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线下线上混合式中学数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模式探索与有效实现的研究”开题专家论证。王磊汇报了开题报告,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管理部主任王贤进、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许晓天、张永超等专家在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和框架等细节上给出了许多细致的意见,一致同意开题。
此次专家论证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对师范类专业认证中“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理念及双导师制理念的进一步践行,将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找准专业定位、优化培养方案、提升教育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胡秀林 王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
相关推荐
- 我校承办的2020年“国培计划”项目获评省级优秀典型案例
- 我校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军事训练考核汇报
- 众志成城 全力拼搏 我校积极申报一流本科课程
- 合肥学院马院3人入选合肥市中共党史首批专家库成员
- 合肥学院举行专业认证和产教融合项目专家论证会
- 师生必读 | 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师生员工个人防护手册
- 合肥学院与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举行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暨“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沟通对接会
- 我校新增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 学校举办2022年度科研工作推进会
- 我校教师为中韩交流提供防疫翻译 助力安徽安全复工复产
- 合肥学院喜迎2020级硕士研究生入学报到
- 抓紧抓实抓细,加快推进合肥学院公益性项目复工
- 校党委中心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扩大会议
- 迎新春佳节,过中国新年,校领导与国际学生共庆壬寅虎年春节
- 2020年安徽省产学研合作(合肥学院)对接会举行
- 多年如一 甘当校园建设的“老黄牛”——记校园建设与管理处教师党员吴世勇
- 我校组织收看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 我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安徽省2021年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 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一行来我校调研
-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双元制高等教育
新闻公告
- 王其东检查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及安全生产情况 03-16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中学习研讨会 03-16
- 后勤党员集体植树 美化校园播种希望 03-16
- 我校与招商银行合肥分行举行校企就业合作授牌仪式 03-15
- 我校获批“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 03-14
- 阜阳市副市长秦煦来我校调研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工作推进会 03-14
- 学校与大众中国、大众安徽举行工作会谈 03-14
高考招生
- 合肥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学院200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08-05
- 合肥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