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生:我与中国航天的二十三载
夏俊生校友,1991年毕业于我校微电子专业,现为中国兵器工业第214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地面。此时,实验室里的夏俊生深深舒了一口气。“每次只有等飞船安全着陆了,我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能真正落地。”从“神一”到“神十”,夏俊生就这样紧张了十回、又轻松了十回。说起与中国航天事业的缘分,夏俊生不禁感慨良多。“自1992年开始着手参与神舟系列至今,我已经与中国航天事业相伴相知了二十三年。”
因为机遇 与你相识
1991年,夏俊生从合肥工业大学顺利毕业,来到中国兵器工业唯一一家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214所工作。次年9月21日,我国正式启动代号为“921”的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国防微电子专业骨干研究所,214所承担了神舟飞船配套专用电路的研制任务。就这样,犹如命运安排,夏俊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相识了。
万事开头难。在接触航天工程专项研究后,夏俊生和他所在团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虽是小件,但对于航天飞船而言,其影响是巨大的。”夏俊生校友介绍道,集成电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用途,第一是支持飞船供电电源系统,即通过控制飞船太阳能帆板的姿态,不断调整使其始终面向太阳,从而获取足够的能源为飞船供电;第二是用于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即通过监测轨道舱、返回舱舱内的环境气压,同时不断反馈给空气制造系统,最终保证舱内宇航员始终处于正常的空气生存环境。
“研制初期,我们缺乏经验,不知道能否满足产品的各项要求、也不清楚航天事业的具体背景,很有压力。”夏俊生说。为了攻克难点完成任务,夏俊生和他的团队一方面主动学习,尤其是对航天专项产品中的特殊要求着重研究;另一方面,他们积极与上海航天科技人员保持及时沟通,虚心请教外援团队。
“载人航天是我国的重大项目,也是许多人一生的事业,它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在产品设计、开发、研制等方面,很多指标都要反复试验,航天工程的实施也特别需要全国的大力协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一轮又一轮的试验,夏俊生他们不断优化和确定最终的技术设计方案。“每一轮的试验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一个产品从最初设计到最终成型,则至少需要经过十几轮的实验。”从零开始,从心出发,在经过上百次、上千次的摸索与探索后,夏俊生以近乎完美的标准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因为归零 与你相知
1997年,在“神一”电源系统开始组装前夕,一个关键性的电路在组装最后的测试中出现问题。当时神舟飞船整船有13个分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飞船的整体进度。夏俊生等跟随当时的团队领导连夜赶赴中国航天上海研究院的试验现场,把产品带回,并决定对其进行“归零”处理。
“‘归零’不仅要求我们要精准定位问题,还要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夏俊生说。从确定解决问题的对象开始,再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演进过程,接着通过试验等验证方法,复现问题发生的现象,从而验证定位和机理的准确与正确性,再通过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最后,把发生的问题反馈给本型号的其它产品,进而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整整半年时间,夏俊生与他的同事们几乎天天加班,最终,验证结果顺利通过评审,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回想起第一次成功发射时,夏俊生感慨万千,“发射成功后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家里人通话,想把我的喜悦和为祖国感到骄傲的心情传递给他们。”
作为航天人,夏俊生几乎每个休息日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他也因此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主要是时间不够用,孩子的学业我很少有机会亲自辅导,婚后也没有一次专门抽出时间陪家人逛街游玩。现在我工作越来越忙,时间对我来说是奢侈的。但有所得就会有所失,这也是我事业的一部分。”
谈及此次挫折,夏俊生感慨良多,“我当时心理压力很大,不仅仅是沮丧,甚至可以说是惊慌失措。”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其重要性不可估量。虽然过程曲折,但夏俊生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换个角度来看,在发射之前暴露隐患,反而能让我们提前解决问题。”此次“归零”事件不仅是对夏俊生应对能力的锻炼,也使其整个团队在工作上更加成熟。
因为责任 与你相伴
2002年,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开始搭载模拟人,而这对于夏俊生来说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载人航天要在脱离地球引力的情况下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电路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不仅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细节上也要落实好。”
“万无一失始终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太空中无法停车和迫降,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怀有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为确保绝对安全,夏俊生把所有故障的可能性都要提前设想到,“我们利用冗余设计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相当于备选方案,而备选方案要求也是最佳方案。同时,余量要足够的大,才能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并以最优的状态迎接发射。”
由于载人航天的特殊性,航天产品既要求高技术也要求兼顾稳定,核心方案必须要经过实践检验,同时要在原有最优方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自此,加班对于夏俊生来说就成了家常便饭,即使不在发射期,他也需要加班,“有时候一个试验要连续一个月不停地监测才能出结果,用‘细节决定成败’来形容航天事业最恰当不过。”
神舟系列在一步步挑战,夏俊生也在一步步转变。“首先责任感不一样,以前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现在视野要放宽,团队每个人的工作进展和工作效果都要顾及,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其次是知识面的拓宽,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对我是一个挑战,我也在一步步成长。”
因为热爱 与你相随
从“神一”到“神十”,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研究员,夏俊生也在快速成长。航天精神可以很好地总结夏俊生的工作状态,那就是“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而这又与我校校训校风不谋而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他在校期间一直秉持的精神,而现在,这种精神从学生时代已经延续到了现在的工作,让他一直谨记并为之努力奋斗。
虽然工作辛苦,但夏俊生却毫无怨言。“与航天事业相遇是机遇也好,是缘分也罢,选择了就要用心去做。我的工作是航天事业里的一个小水滴,要么不做,要么就坚持下来做到最好。我认为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都要保持一颗责任心,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坚守。”
载人航天事业受到全国瞩目,有很多人为之一直在默默奉献。他们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但却不求名利,能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夏俊生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能够参与‘神一’到‘神十’的工作,与国家航天事业共同发展,见证其发展的整个过程,这里面也有我作出的一份贡献,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到更优,十次发射都百分百成功,这在世界载人航天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其中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包含着无数个辛劳的日日夜夜。尽管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它要求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但因为有无数像夏俊生这样的航天人,我们终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2015年,我校迎来70华诞。夏俊生也为母校送出祝福:“母校的教学规模和空间都越来越大,科研水平也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提升。希望母校能围绕战略性信息产业等领域做更多的科研工作,紧跟国家、国际技术和产业前沿,有针对性地发展教学和科研。70周年华诞,祝母校生日快乐,明天更加美好,前程更加辉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夏俊生:我与中国航天的二十三载
- 上一篇:我校校友刘渊荣获“全国优秀律师”称号
- 下一篇:王以刚:“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关推荐
- 合肥校区顺利完成2019级新生网上心理普测工作
- 我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超高储能密度新型无铅弛豫反铁电陶瓷
- 学校举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立项评审会
- 校领导专题调研后勤职工工作作风状况
- 我校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学术年会
- 校领导走访贵州校友会并看望在黔研究生支教团
- 要出发CEO丁根芳:丁磊眼中的“法拉利”,15年三次创业路
- 【主题教育进行时】软件学院赴岳西开展党史教育活动
- 校领导为全体2019级新生作专题报告
- 校领导赴灵璧县开展扶贫工作调研
- 我校学子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 首届“海天助学金”签约仪式暨颁奖典礼举行
- 曹仁贤校友来宣城校区作报告
- 学校举行老年大学“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汇报演出
- 资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专题党课
- 学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
- 学校举行特邀党建组织员聘任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检查验收工作会议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 “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
- 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 吕夏雨: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致富梦
新闻公告
-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携《五月的鲜花》来校演出 12-10
- 经济学院开展“精准就业”助力季系列活动 12-10
- 第十届“三菱电机奖学金”颁发 12-10
- 共青团新闻联播报道我校研支团“爱心衣橱”活动 12-10
- 学校召开2020年度国家自科基金申报动员会 12-10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召开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推进会 12-10
- 学校为年轻辅导员开展心理专题培训 12-10
高考招生
- 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