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的艺术设计师 ——专访美术与设计学院徐文廷老师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文廷老师步入而立之年,已在设计领域成果颇丰。截止2019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社科青年项目1项。获得国际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6项,主持参与社会项目近30项。
结缘于艺术,结庐在海南
徐文廷是一个踏着艺术的脚步,由北到南跨越大半个中国追寻设计之美的人。
生于冰城哈尔滨的徐文廷,从小便表现出对绘画浓厚的兴趣,加上书香家庭的因势利导,引领他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2015年徐文廷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博士毕业,当不少同学奔赴北上广时,他唯独青睐海南“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元化的民族风情”,认定“海南能够给艺术设计者提供诸多灵感元素,也能给年轻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伴随海南一起成长,也更有归属感、融入感与幸福感。”从此结庐面海,进入海南大学兢业奋斗。
近年来,徐文廷着重于文化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视觉传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艺术设计包含环境设计、平面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等方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同时,综合性极强,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的结果实际上是设计者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这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激发人创作激情和灵感的领域,也是一门值得投入一生研习的学科。”
说到这里,徐文廷老师信心满怀,“特别现在海南推进自由贸易区(港)建设,这必将让海南更加开放、包容、多元化,也让设计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舞台。”精一业,择一地,爱一校,做一辈子设计,用徐老师自己的话说,“幸甚至哉!”
善思者能创,善言者事成
关于课堂教学,徐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式方法。他会根据授课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课堂多小,他都会进行分组,让学生亲自讲图、互相评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思维与沟通能力。他常说;“设计需要敢闯、敢想、敢试,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他不赞成某个设计一定要按照书上怎么说学生就要怎么做,而是要求学生敢于发散思维,打破固有框架,并强调绝对不能先给学生戴上紧箍咒。因为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就基本定型,只有在学生时期不加任何限制地学习拓展,头脑才不会僵化固化,思维被开发的可能性才最大。所以面对学生的大胆想法,他努力做到“不说不”,“少说不”,让学生尽可能自由发挥。
徐文廷老师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经验心得充分融入学校组织的“一堂好课”教学示范活动中,他表示,“一堂好课”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形式,它有效营造了整个学校关注课堂、重视课堂的氛围,可以掀起老师对教学、教法研究的热潮,虽然目前范围较小,但后续继续推广,整个海大本科教学的氛围会有更大的提升。
徐老师在教学中强调的另一个方面是学生的沟通能力。“我们终究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来设计作品的,我们是服务者和创意者。我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常常感受到,技法、创意固然关键,但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很关键。假如和客户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如何说服客户认可设计师更专业的建议,如何引导客户做出最好的选择,保证自己更优的、更科学的设计成果得到最终呈现,是非常考验沟通能力的。沟通成功,设计师就可以在给出的框架条件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所以在徐老师的课堂上,除了专业思维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他尤为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不仅要做得有板有眼,更要说得头头是道。
左右皆采获,设计重内涵
相比于其他学科,对设计专业学生的引导、启发、调研、实践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徐老师说,从大一到大四,除了社会实践以外,学院还会安排学生进行两次专业艺术实践,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看、多听、多感受、多领悟,拓展其专业视野。
前段时间,学院组织部分同学观看了建国70周年成就展。彩车模型展厅悉数展出国庆群众游行队列中精彩亮相的70组彩车,模型按照1:20的比例缩小,每一件都附有设计说明,观者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彩车细节,还能够了解彩车包含的设计元素。“巧妙的构思,精巧的制作,设计元素的整合提炼,整个参观过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徐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感知不仅有视觉,还有听觉、嗅觉等,而这些简单的感官信息经过人大脑的思考领悟后,会产生我们所说的灵感,如果在适当的景观或者环境设计中加以运用,必将产生奇妙的效果。而这些是课堂上同学们单纯看PPT所感受不到的。”
提及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徐文廷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固化专业领域,通过多方涉猎挖掘设计的内涵。“设计本身是一个平台类的学科,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学视觉传达的,对景观、环境方面的知识不感兴趣,这样是不好的,要知道,现在的设计艺术早已不是单一以美化环境为目的了。作为一名设计师,首先要把自己变为杂家,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应有所涉猎、有所储备。通识类的东西更应多涉猎。哪怕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也要多看、多想、多学,打破专业壁垒,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也许某一天你不经意间储备的知识就成了你设计的灵感。”徐老师如是说,他以设计可口可乐瓶子的雷蒙德·罗维为例,雷蒙德·罗维的设计作品大到飞机、轮船、火车、现代宇宙飞船和宇宙空间站,小到邮票、口红、商标和可乐瓶子,几乎涵盖所有领域。
徐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我们做设计绝不是‘漂亮’这么简单。一个卓越设计并不只是体现在肉眼可见的线形上。比如做城市的景观设计,必须要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有深刻理解,同时也要知道环境正在面临怎样的需求和问题,也就是要‘有问题’‘有故事’,要把问题导向和故事性的元素融入设计理念中,凸显出来。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充分地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才会有灵性、有活力、有吸引力和有价值。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我对学生的期待,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记者:李昀璟
编辑:王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三尺讲台上的艺术设计师 ——专访美术与设计学院徐文廷老师
相关推荐
- 海大公告-海南大学2019年暑期工作大会通知
-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黎岳南一行到海南大学开展新春慰问
- 海大新闻-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海大新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傅崐成、张良福应邀出席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
- 海大公告-海南大学关于组织申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人选的通知
- 学术活动-“法学讲堂”第15期预告:指尖上的同意:手机、物联网与隐私保护
- 光学前沿在线第30期 骆清铭:全脑介观神经连接图谱的光学成像
- 学术活动-材料的复合与仿生构型研究
- 海大公告-201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
- 海南大学荣获“2019年度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海大新闻-【找差距 抓落实】海南大学赴乐妹村、光吉村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
- 海大新闻-俄罗斯科学院与莫斯科国立大学代表团访问海南大学
- 海大新闻-【找差距 抓落实】海南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内蒙古考察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海南大学召开研究生招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会
- 学术活动- “湖畔讲坛”学术讲座第100期--精质哲学是什么? 介绍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谢天宇:战“疫”有我丨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辅导员谢天宇老师舍小家为大家,毅然投入抗“疫”一线
- 海大新闻-海南大学举行“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会
- 海大新闻-海南大学举办“首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开放与创新论坛” 成立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
- 海大新闻-海南大学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教育联盟”论坛
- 海大新闻-《南海“更路簿”数字化诠释》新书发布会在海南大学举行
新闻公告
- 海南大学召开观澜湖校区规划方案汇报会 06-28
- 武耀廷率队赴结对帮扶点云南省洱源县调研扶贫工作 06-25
高考招生
- 海南大学201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4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海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