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国际教育学院千字谈:打造一流国际教育名片 助力贵大“双一流”建设

2020-07-15 0 新闻公告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五年来,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紧紧围绕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学院“十三五”规划,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掌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接收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试行)》(42号令)和《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规范》等文件精神,充分围绕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在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全体班子成员、全院教职工的不断努力下,学院留学生教育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政治引领明方向,全局运筹促发展。以“一个中心”彰显国际人才培养方向。五年来,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院始终围绕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的中心任务,举全院之力,全面推进学校对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出谋划策,攻坚克服,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全力落实“两个重点”,彰显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五年来,学院坚持把扩大留学生规模和提升培养质量作为两个重点来抓,作为重点任务来做。在留学生规模上,从2015年的617人逐年提升至现在的1402人(其中,国别数的34个国家增长至79个国家、语言生从330人提升至947人、学历生从287人提升至455人)。留学生规模呈快速增长之势、生源国别更加丰富、培养层次更加多元,形成语言培训、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长期进修生、短期交流生、联合培养生多层次教育格局。

为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学院在完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以活动体验为突破口,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了解贵州风土人情为渠道,不断加强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贵州本土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践行育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在保持2015年4门传统汉语课程的基础上逐年新增了汉语正音、传统手工、贵州特色旅游及贵州美食简介、旅游汉语、趣味成语、电影赏析、中医药常识、中国民间舞8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选修课程。在体验活动方面,从2015年的24次逐年增长至52次;留学生参与人次从2015年的1800人次增长至4600人次。历经五年的努力,“两个重点”初见成效。

“三个突显”展使命担当。五年来,学院党政齐心协力,全院上下出谋献策,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学院一是突显了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助力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二是在贵州对外教育格局中突显教育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三是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中突显贵州特色。

未来五年,学院党委将始终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以服务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以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和学校关于国际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从严治党,坚持特色创新,传承和弘扬“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为国际教育学院在未来五年构建特色学科及课程体系、扩大学历生规模、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及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及管理团队、增强对外合作及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提升实力、精准发力,打造一条符合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色的建设之路。

文字: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晋克俭

编辑:张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际教育学院千字谈:打造一流国际教育名片 助力贵大“双一流”建设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