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医学院千字谈

2020-07-14 0 新闻公告 来源:贵州大学新闻网

2015年12月29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见证下,贵州大学、贵州省人民医院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合作举办贵州大学医学院。2016年6月27日医学院正式挂牌,2018年4月15日,贵州大学人民医院正式挂牌,2019年12月,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医院为贵州大学附属医院。

多方调研,汇集专家意见,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差异化、特色化、一流化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整体优势,坚持以自然科学培育基础医学,以基础医学培育临床医学的发展思路,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利用交叉学科开展协同创新,目标是培养适应医学领域改革的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和提升地方医疗服务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五年来,在国家对医学专业进行严格管控的背景下,医学院结合实际着眼医学交叉领域,合理进行学科布局。学院自主设置生物医学、医学信息工程硕、博士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专业,护理学本科专业,2017年开始本、硕、博招生,目前有在校招收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113人、本科生146人。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签定“群医学”学科建设项目合作协议,“群医学”学科建设在贵州大学启动。

围绕学科建设激发引才活力,加大引凤筑巢力度。在医学人才紧缺且难引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贵州省人民医院丰富的师资优势,聘请符合条件的省医兼职教师参与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柔性人才引进等方式组建了院士5人顾问组及相应学科团队,引进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学院有专职教师 14人,兼职教师300余。

拓宽科研路径,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依托现有学科,以签订柔性人才科研任务计划、搭建科研平台、鼓励学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单位合作,人才带动,激发了学院科研工作活力。建院以来,学院14名专职教师科研获立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NSFC)4项,科技部1项,省级4项,厅级2项,2项校级教改项目获立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2部。专职教师发表高水平文章多篇,其中SCI论文8篇,SCD论文2篇。

服务教学科研,加快完善平台设施条件。在充分调研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南校区启动了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训中心、PI实验室等为主的实验大楼建设工作。实验大楼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紧跟教学与科研的阶段性需求,分三年建设。目前,1700多万元的设备仪器陆续到货,开始进入调试安装阶段,大部分实验室预计2020年9月投入使用。同时,依托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与中心实验室、肾内科原有的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于2019年组建了贵州大学人民医院肺脏免疫性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并申报获批为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小规模、精英式人才培养初显成效。努力抓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三全育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学院本科生大学英语(CET)过级率居全校第一,其中 2017 级 CET四级通过率 83.7%、六级通过率 38.8%,2018级四级通过率 71.4%、六级通过率6.1%;4项“大创”获立项(国家级1项,省级3项),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二区有8篇,三区6篇,四区5篇。首届研究生35人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其中博士6人、硕士29人。

未来五年,根据学校加快发展五年计划,与省人民医院深度融合,将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名为贵州大学附属医院并尽快挂牌,完成临床医学与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申报,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依托贵州大学与省人民医院人才资源优势,组建贵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积极申报公共卫生相关本科专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申报贵州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及临床师资教学水平提升。

文字:医学院党委书记 吴涛

编辑:吴羿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医学院千字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