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千字谈: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由1942年“国立贵州大学”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发展而来,历经历史系、人文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016年)之组建分合而成现今之规模。现有教职工42人,专任教师36人,其中省管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在专任教师中,高职称教师占比为7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83%。
学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并形成特色。学院本科专业为历史学,该专业伴随国立贵州大学的建立而发展至今,形成了中国史、世界史和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特色方向,2020年入列贵州省一流专业名录。硕士教育在2008年民族学、2010年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基础上,于2020年再次成功申报获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点。其中民族学学科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和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目录外的生态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已毕业10余人。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院坚持“教书育人”,肩负人才培养历史使命,历年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5000余名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和600余名中国史专业和民族学专业硕士生,这些人才均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不同岗位上积极贡献,其中不少成了工作中的骨干和排头兵。近年来,本科、硕士的升学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本科考研录取率达到37%,比2年前增长了1倍以上,在全校文科学院中名列第一。
科研成绩斐然。学院一直注重科学研究,积极推动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学术研究及成果产生。在近五年间,学院教师主持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计3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重大招标项目4项,目前学校教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在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019年学院教师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项目5项,在文科学院中排列前茅。除产出数量较丰富的学术专著、举办近十次学术高端论坛以及持续性的组织“黔山问道”系列讲座外,学院教师还主持完成了《书不尽的贵州》《清水江文书·天柱文书》等大型学术丛书工程;积极推动建立的“贵州学”和“清水江学”区域性学科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阳明学、阳明后学及阳明文化研究与传播的成果居国内前列,被认为是全国阳明学研究的三大重镇之一。
服务社会贡献较大。近年来,学院多途并举,在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精准扶贫、乡村调查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可圈可点的事例较多。如学院老师出演王阳明的《王阳明龙场悟道》4集宣传片,积极传递“知行合一”理念和阳明文化,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提交的《贵州“锦屏文书”流失严重亟待抢救》《加强“苗疆走廊”文化带的研究》等咨询报告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主持的《贵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稿文本)进入贵州省立法程序;《关于借鉴贵州经验率先推进贫困地区远程医疗进程的建议》被中办采纳推荐;在精准扶贫“一院一品”中形成的《布依族“祭山习俗”非遗保护拟报项目的帮扶案列》获省非遗保护部门的好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学院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学院在这一领域中,始终砥砺前行。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将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之校训,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和学院的全面、长足发展,抢抓机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再创辉煌。
一是继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素质,稳定提升升学率和就业率。其中,确保本科生的考研升学率每年在30%以上。
二是做好做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发展。近期力争成功申报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好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点;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建成世界史以及学科硕士点,特别是迎接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并力争成功。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力争更多的国家级项目获准立项,实现国家项目的全覆盖;产出一批批高质量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并注重研究成果理论性、深度性、前沿性和服务性的结合和“经世致用”价值的发挥。
四是加大力度做好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工作,努力为新时代贵州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再谱新篇章。
文字: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杨军昌
编辑:田玲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千字谈: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相关推荐
- 宜春学院—贵州大学交流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 ?法学院分党校举行第三十二期入党积极分子暨第十一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仪式
- 校纪委开展对二级单位“一把手”监督谈话
- 矿业学院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
- 校纪委召开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
- 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赴遵义开展媒体融合发展调研
- 贵州大学第十四届外语文化节“百年奋斗 初‘音’弥坚”配音大赛决赛顺利举行
- 药学院举行入党积极分子联合培训班暨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典礼
-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荣获“2019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院校”奖
- 管理学院召开党务工作会议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贵州大学举行“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宣讲启动仪式
- 我校学生代表前往南校区考察
- 贵州大学2020年保密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
-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的科技及人才培育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
- 校长宋宝安院士到湄潭县调研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创建工作
- 我校党支部入选“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 矿业学院赴贞丰县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 【众志成城抗疫情】我校美国普莱斯比学院孔子学院发来慰问
- 数学与统计学院“诚信励志‘云’上飞翔”系列教育活动开展
- 贵州大学第七届新进教师入职暨2020年岗前培训圆满完成
新闻公告
- 我校后勤管理处对员工开展防护性核酸检测工作 03-16
- 我校举行2022年上半年新兵欢送仪式 03-16
- 我校召开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6
- 我校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03-15
- 音乐学院研究生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帮扶项目 03-14
- 贵大专家开班“农民田间学校” 03-12
高考招生
- 贵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贵州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专科升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艺术类专业2015年招生简章(省内) 08-05
- 贵州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2015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贵州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各专业统考简章 08-05
- 贵州大学艺术专业2015年招生简章(省外)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