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而著 《三月》推出“抗疫”特刊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8年,毛主席在江西消灭血吸虫病后,激情提笔,以诗歌形式歌颂了英勇奋战的人民和战胜瘟神的喜悦。今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蔓延,中国人民和医护工作者同样上演了一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斗争,涌现出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书写了一幕幕雄壮慷慨的精神画卷。
疫情之际,文学院三月文学社社刊《三月》推出“抗疫”特刊,汇集了来自全校多个专业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杂文、书信等多种创作体裁,记录与展示了人们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经历,抒发与弘扬了人们并肩战斗、勇敢“逆行”的豪迈情怀。
文学院郑虹霓老师创作了《虞美人•援鄂医护人员归皖》一词,上下阕“去时雪壮君行色”“归时已是春如绣”的对照,表达了对医护工作者两个多月来辛勤付出的敬意,一句“赏樱邀约勿相忘,秀发如初对镜莫沾裳”,则展现了在湖北疫情得到缓解的时候,对重新回归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山东管理干部学院老师周成强分别以“肺炎肆虐”和肺炎背景下的“人间冷暖”为感,创作诗两首,抒发真切情感。
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芮志强将“万众一心,共抗疫情”八个字以藏头的方式镶嵌进所写的七言律诗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班的杨春雷同学在文章《风之信》中,借风的视角记录了华夏大地从遭受病毒,到阻击病魔,再到迎来春天的全过程;制药工程专业戴蓉蓉同学的姐姐是一名援鄂医护人员,她也用自己的笔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父母亲人心中的牵挂与期望。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讲话中,曾引用《与元九书》中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指出诗文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抗疫”是过去几个月里中国人民最关注与关心的话题,作为一家有近40年历史的文学社团,三月文学社正是用文字这种特殊的武器,表达出广大师生对前线英雄的敬意,写意出与病毒斗争的向上姿态,凝聚起团结共济的精神伟力。
(撰稿:郝韶梦 图片:戴倩雯 学院审核:徐春婷 宣传部初审:李守远 终审:张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文章合为时而著 《三月》推出“抗疫”特刊
相关推荐
- 学校深入学生调研 扎实推进“三全育人”
- 涂红松带队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巡查
- 共青团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举旗帜·送理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基层宣讲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讲话精神
- 阜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组织师生在线观看“同上一堂战‘ 疫 ’思政大课”
- 我校选举产生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
- 阜阳师范大学科研处考察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科研基地建设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在能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 我校举行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校级选拔赛
- 图书馆流通部党支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白晓云来校调研指导文明创建工作
-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期末工作安排及寒假工作部署会议
- 物电学院举办师范生专场招聘会
- 李季:厚德育人,诲人不倦
- 外国语学院团员青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美术学院举办第一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
- 教育部教指委专家到阜阳师范学院指导一流专业建设工作
- 我校召开2020年度新闻通讯员培训会
新闻公告
-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2-25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四史”学习备课活动 02-23
- 商学院领导慰问退休老同志,展望新春新气象 02-07
- 教育学院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工作研讨会 02-07
- 马克思主义学院看望慰问离退休教师 02-07
- 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赴阜阳市博物馆调研交流 02-07
高考招生
- 阜阳师范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