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一线报道】我校辅导员队伍筑牢四“道”防线,并肩协同抗“疫”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斗号召。我校高度重视,一声令下,各部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一支素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信念的特别队伍——辅导员,即刻上阵,用心用情,肩负打通学校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
增强力度,确保所有学生底数清、情况明
“人头熟、家底清”是华理辅导员队伍的优良传统,面对放假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一万六千余名学生,力争以最快速度完成精准排摸,全面掌握学生假期行程和健康状况是首要任务。为积极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要求的“日报告”和“零报告”要求,辅导员通过微信、QQ、电话等多种渠道,发动学生骨干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下情上报,保证不漏报、不瞒报、不错报,学生基础数据不留死角。信息统计数据越详细、越精准,工作就越主动,防控的针对性就越强、效果就越好,在把握了疫情期间的学生大数据基础上,辅导员有效建立起了“一生一档”,通过网络实时追踪、更新信息。
规范制度,确保疫情防控有抓手、不懈怠
在精准的信息统计基础上,如何做好分层分类管理,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爱与帮扶是关键。辅导员队伍积极采取了“人盯人”措施,针对46名留校学生建立“人员分组,每日网络打卡”机制,确保校园安全;针对返乡的学生,建立“密切联系,每日线上报平安”机制;针对有密切接触或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学生,采取“师生一对一”联系机制,记录并上报学生每日身体、心理等状况;对434名在鄂学生,每日了解学生及其家人基本情况,做好思想引导和关心关怀。
传递温度,确保关心关怀全方位、不缺位
在与学生的联系过程中,辅导员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的困扰,比如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对实习、论文和就业节奏打乱的担忧、部分学生长期宅家产生的焦虑情绪等等。他们第一时间对梳理出来的困难分类整理,列出帮助清单,区分情况、精准施策。引导因疫情带来心理压力的学生获取学校心理支持热线的专业网络咨询服务,协助毕业生通过“一对一”职涯领航线上咨询服务、“校企空中双选会”等渠道完善简历、寻找职场方向,帮助因疫情引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学校的特殊帮困补助。同时,辅导员也积极组织开展网络班会、党课、团日等活动,宣传先进典型,网聚青春能量,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学校举办的“阅读战‘疫’”“学习战‘疫’”“运动战‘疫’”和“美育战‘疫’”等活动。这些富有温度的工作举措真正暖人心,确保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和自己并肩战“疫”,始终相伴。
转换角度,确保工作主体明方向、善作为
自疫情发生以来,辅导员工作交流群中的讨论就未停歇,一些工作时间较短的年轻辅导员也说出了困惑,“学生现在比较焦虑,我应该如何更好与其交流”“对疫情重点地区的学生,我们可以做什么”“在抗击非典的时候,我还只是一名小学生,对疫情没有深刻地记忆。此次面对200多名学生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我还真的有些手足无措”。一些资深辅导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爱与责任是教育者之魂,辅导员要始终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与学生同向同行的过程中传递求真向善的温暖力量”,并就党建、就业、资助、心理等板块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资料分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这些困惑,党委学生工作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策划“战‘疫’有我,为心导航”辅导员系列微课,以做好疫情期间的学生工作为靶向,结合本校辅导员队伍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邀请工作经历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数十名辅导员参与课程录制,推出“战‘疫’·有所思”“战‘疫’·心同在”“战‘疫’·有专攻”三大板块微课程,聚焦思想引领、心理健康和专项工作三方面,更好支持辅导员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发挥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婷老师以“点燃爱国情怀,迸发育人能量——筑牢抗击疫情的思政战线”为主题带来第一堂微课,通过“原地就位——积蓄爱国能量”“找准定位——激发思政潜能”“主动站位——凝聚中国精神”三点,鼓励辅导员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和新媒体手段,让居家工作环境成为思政育人阵地,有效凝聚人心,集聚团队,打响抗击疫情的思政网络爱国守卫战。资环学院暂留重点疫区师生临时党支部书记饶志雄,分享了如何更好动员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防控知识的传播者、健康家园的守护者。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化工学院的党委副书记高艺霞老师围绕“疫情中的生命教育”,“2019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庆鹏老师围绕“疫情中的责任担当与感恩教育”,学生事务中心、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相关负责老师也将就学业云辅导、资助政策、线上职业生涯指导、辅导员自身心理调适与做好学生情绪安抚等方面进行微课讲解,切实让一线辅导员关爱学生有新招有抓手,富有充沛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以生为本”的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全力以赴守好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学生主阵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我校辅导员队伍筑牢四“道”防线,并肩协同抗“疫”
相关推荐
- 化学学院召开第四届第五次教代会、工代会
- 华理荣获“城市荣光”第六届上海市民微电影(短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
- 【通海讲堂】马铁驹教授讲述电动汽车扩散建模与分析
- 《德国应用化学》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在抗粘附和抗植入异物反应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志超与法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交流
- 高雅艺术进校园之《国乐中的诗书画》音乐会在我校上演
-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邵景峰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并作主题报告
- 《中国科学报》整版:大学毕业生是否应该留在大城市
- 第三届“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论坛在我校举行
- 华理举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络远程复试
- 第一届全国先进分离技术青年论坛召开
- 全国智能超声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举行
- 打造大型炼油“工业大脑”,斩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20年新年贺词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育学院党委与徐汇区体育局党组开展主题教育中心组联组学习
- 【推“三进” 育新人】学校召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结题答辩会
- 国际教育学院举行2019年秋季学期汉语生结业典礼
- 校工会召开教工小家考评交流会暨工会干部专题培训会
- 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荣获奉贤区防艾微视频比赛一等奖
- 【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我校新增2名院士
新闻公告
- 华东理工大学:云端毕业 一样多彩 06-28
- 材料学院召开科技创新大讨论 06-28
- 《青年报》整版:上海90后双优博士夫妇带娃毕业 06-28
- 华东理工大学:云端毕业 一样多彩 06-28
- 材料学院召开科技创新大讨论 06-28
- 《青年报》整版:上海90后双优博士夫妇带娃毕业 06-28
- 生工学院召开2020年新晋导师培训会 06-28
- 外语学院为毕业生党员上“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06-28
- 化工学院开展教职工理论专题学习 06-28
- 华东理工大学师生荣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06-28
高考招生
- 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