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一线报道】华理教师志愿者说,春天不远,疫魔必除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这场举国战“疫”中,华理这些教师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共同护卫着健康和生命。
尽绵薄之力,愿生命美好——中德工学院冯瑷嫒老师
随着2月初的预产期的临近,对我来说,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是个紧张的年。
本来,除了和全国人民一样喜气洋洋迎接新春之外,我还沉浸在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小生命的喜悦之中。然而,随着疫情信息的发布,整个上海的氛围凝重起来。熙熙攘攘的大街变得安静,产检所在的医院也变得气氛紧张,当然,不变的是医生护士的暖暖问候。
看到湖北各医院接受捐赠的求助信息,即便第一时间通过阿里公益进行了捐款,我的内心依然十分焦急。医护人员身处抗疫最前线,缺少防护物资,犹如战士上战场没有枪支弹药,这怎么可以?好在平时有一帮做公益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我跟大家一提起,马上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响应。出钱,出想法,出力,大家通过空中会议忙碌起来。考虑到武汉等大城市病患相对集中,受到的关注也比较多,相对而言,湖北省各三线城市确诊病例不少,医疗物资肯定也紧缺,因此,我们决定买一批防护服支援湖北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
从1月31日起,我们首先瞄准了一些国外知名品牌的防护服,但都无法保证按时发货,经过多方比对,最后选择了一家国内厂商。2月10日,这批共700件的防护服,顺利送达了湖北省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用到了新冠肺炎的防治一线。感谢我的这群朋友,他们让我安心上了手术台,顺利迎来我家的小宝贝。
冯瑷嫒老师和宝宝在家中
由于我先生是警察,武汉市公安局口罩需求大的求助信息也在第一时间进入了我们夫妻俩的视线。武汉市公安局口罩不够,而每天执勤任务繁重,先生和我就商量能不能通过国外渠道买一批防飞沫的口罩寄去武汉,来缓解一线警察的燃眉之急。在得知我父母的公司免费为日本一家公司向工厂所在地的防疫办捐赠口罩提供办理清关和运输服务的消息后,我两次请父母拜托那家日本公司从日本帮忙购买了一批口罩,第一时间寄去了武汉。事情最终落实下来后,我俩才略感安心。
虽然疫情肆虐,但看着新生小儿熟睡的脸庞,内心还是充满了希望。我们作为个体所尽的这些微薄之力,是给孩子的最好诞生礼。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众志成城,很快会战胜疫情,打赢这场硬仗。
疫情显真情,党员在行动——继续教育学院陶右香老师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挡水埝村,学校放假回家后没多久,新冠肺炎疫情就开始了。当每天通过电视、网络看到疫情不断扩散,一批批医务工作者奔赴抗疫一线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是这方面的医务工作者就好了。从网上查了一下捐款的信息,发现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捐款途径。那么,怎么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呢?
2月6日,我从爸爸口中得知,村里的党员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都参加了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活动,就滋生了报名的想法。在这个非常时期,我要自觉发挥党员的作用,为家乡做事情,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家人也都很支持我,爸爸找到了村干部帮我报了名,2月7日报名当天,我就上岗了。
作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我的工作并不复杂——在入村的主要路口,对进出人员进行询问和登记,禁止来往车辆进入。不过,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有耐心和细心。本村的居民还比较配合,但是,要求上班的外来人员把车辆停在外面以后步行进入,他们开始就很不理解,认为我们不讲情面、太死板。不过,经过我们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后,他们的抱怨就没有了,下班步行路过的时候,还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说声辛苦了。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我觉得,再辛苦、手脚冻得再红再肿都是值得的,虽然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到疫情一线去,但能为家乡、为防控疫情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是很开心的。
我相信,中国一定能攻破疫情防治的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心理”有你,共克时艰——商学院郑悦老师
我的专业方向是心理危机干预,曾有过一年多的急诊心理援助经验。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后,我就在家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投身到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之中。我第一时间参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热线和网络心理咨询工作的筹备,并在1月29日加入线上咨询队伍。截至2月7日,我接听热线5天、QQ线上咨询3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全天服务,帮助多名校内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此外,结合临床心理咨询经验,从2月1日起,我协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心理治疗师建立医护人员心理援助热线,协助北京银行学知支行工作人员提供客户心理支持服务。从1月29日起,还利用全国心理危机干预大会平台写作科普文,与医疗和教育界同仁一起展开心理健康科普工作。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来自一名一线工作人员的咨询。他说自己连续奋战在一线压力很大,已经失眠多日,我分析了他的心理状态,给予他鼓励并利用情绪稳定技术干预。他向我表达感谢,并告诉我心理咨询让他感觉内心重新聚集了力量,这会支持他继续战斗。这次咨询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防控疫情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他们在守卫健康,我们来守卫希望,守家有责,守心尽责,每个人的能量汇聚在一起就是耀眼的光芒,照亮每个人,照亮我们的家。
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平凡人始终坚信,携手奋战,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付出,让我们相信春天不远,疫魔必除。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华理教师志愿者说,春天不远,疫魔必除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学报》整版:大学毕业生是否应该留在大城市
- 我校辅导员在2019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佳绩
- 2019年上海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组织发展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
- 【创新前沿】我校在超高荧光量子产率金纳米团簇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 机动学院召开本科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研讨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机关工作党委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活体成像的突破——次序性激活的化学发光新策略被《德国应用化学》报道
-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孙东晓博士来我校授课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学院党委与海湾旅游区党工委开展主题教育中心组联组学习会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他们说:“党员先行,贡献青春力量”
- 学校召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2019年总结及2020年部署会
-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建勇一行来校访问
- 【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机关工作党委制作短视频展现奋斗姿态,告白最美祖国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四中全会精神
- 图书馆获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19年度优秀学术活动组织奖”
- 我校承办的高性能生物基材料制造与应用前沿研讨会举行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调研华东理工大学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万众一心!华理学子这样为武汉加油!
- 学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体调研会
新闻公告
- 华东理工大学:云端毕业 一样多彩 06-28
- 材料学院召开科技创新大讨论 06-28
- 《青年报》整版:上海90后双优博士夫妇带娃毕业 06-28
- 华东理工大学:云端毕业 一样多彩 06-28
- 材料学院召开科技创新大讨论 06-28
- 《青年报》整版:上海90后双优博士夫妇带娃毕业 06-28
- 生工学院召开2020年新晋导师培训会 06-28
- 外语学院为毕业生党员上“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06-28
- 化工学院开展教职工理论专题学习 06-28
- 华东理工大学师生荣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06-28
高考招生
- 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