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与党同向同行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相连
大一递交入党申请书,大二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大三成为预备党员,大四成为正式党员,研究生阶段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追循先进的华理化工学院研二学生杜威,在思想上早早就已向党组织靠拢,一路走来十分坚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为当代青年党员,杜威表示,他的初心与使命就是勤奋学习,潜心科研,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立足实际 广角看世界
“党员是先锋模范的代名词,入党会让自己变得更积极主动,有责任感。”杜威表示,自己的父亲、母亲都是党员,入党对他而言是一种天然的情怀。
大一时,性格有点内向的杜威觉得自己还不够先进,便主动加入学生组织,一方面锻炼能力,一方面广交朋友。大二时,他担任了班长与学院学生会的学创部部长,经过锻炼,曾经不敢开口的他竟做到了主持学术讲坛应对自如。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大三时,他当上了化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读研时,他成为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从服务班级、学院,再到学校,杜威力争保持先进,有困难冲在前,在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同时,不断打开视野,逐渐体会到要从更多角度、更多层面去了解和看待问题。
如今的杜威喜欢分享,常常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桥梁,促进学院和学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让一切变得更畅通。”“我也乐于成为党的方针政策、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鼓舞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消融一些误解与抵触。”
知行合一 实践出真知
“风云四号”是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GEO)定量遥感气象卫星,从头到尾都是中国原创。今年7月,杜威在中国气象局实习时,亲眼目睹了“风云四号”大显身手。硕大的屏幕上,地球24小时云图实时监测正在进行中,海量数据唾手可得。另一边,“天镜”运维监控平台正在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天气预报中一条简简单单的信息,例如某地雷电黄色预警,其背后蕴含的其实是海量的、精益求精的数据处理。气象工作者们用专业知识为祖国的高速发展添砖加瓦的真实画面,令杜威切实体会到了科技报国的真意。
杜威参加的此次实习全称为“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由共青团中央发起。杜威在中国气象局实习了1个月,主要在资产中心党委办公室工作。
期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通过协助部门开展主题教育、处理日常事务、开展课题调研等,杜威也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与使命是青年党员的指路明灯和信仰所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保持永久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个人进步乃至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泉。杜威也见识到了高效踏实、辛勤忙碌的国家公务员工作状态,他们并非很多人所想的“办公室里喝茶看报”。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晚上9点的办公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实习期间的见识,为我将所学专业知识落地、实现科技报国的愿望指明了切实的路径。”杜威表示。
青春告白 科研为强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时期,更需要人才的力量。作为青年党员,杜威深感重任在肩。他认为,担当时代重任,需要永久奋斗。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随着我国精细化工和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环氧丙烷下游产品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小到家电,大到飞行器,均有其用武之地。而我国环氧丙烷生产装置目前仍然以引进技术为主,现有生产工艺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杜威所在课题组10年来持续致力于环氧丙烷生产新工艺的研发,如今正向工艺清洁化、装置规模化、应用精细化方向发展,相关技术将来有望落地。
聚焦科研,永久奋斗,是杜威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我期望进一步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行业发展,不断深造,用所学知识为中国化工事业贡献力量,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成就,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是杜威的深刻感受。他感到光是个人奋斗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学生讲师团,向同学宣讲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形势政策等,号召青年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矢志奋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与党同向同行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相连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钱锋院士为青年教师作师德师风报告
相关推荐
- 我校统战部与徐汇区民族联签署新一轮区校民族团结共建协议
- 【创新前沿】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一团队研究成果在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发表
- 2019年12月17日校内电视新闻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学校召开在线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来自华理国际合作伙伴的慰问与支持
- 【创新前沿】ACS Catalysis报道我校在酶法合成手性氨基醇领域的新进展
- 【创新前沿】大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在多家企业相继投产
- 学校召开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会议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奋战“疫”线,生工学子在行动
- 艺术学院举行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首台多喷嘴对置式半废锅气化炉顺利吊装
- 学校召开2020年寒假招生宣传、资助宣讲动员大会暨宣讲团聘任仪式
- 药学院开展2020届毕业生党员离校专题教育
- “小花梨”荣获“上海共青团十大微信公众号”
- 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来我校专题调研工程人才培养工作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机动学院开展优秀学生分享会暨青年讲师团宣讲
- 华理——寻甸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
- 材料学院举办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资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企业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华东理工大学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新闻公告
- 华东理工大学:云端毕业 一样多彩 06-28
- 材料学院召开科技创新大讨论 06-28
- 《青年报》整版:上海90后双优博士夫妇带娃毕业 06-28
- 华东理工大学:云端毕业 一样多彩 06-28
- 材料学院召开科技创新大讨论 06-28
- 《青年报》整版:上海90后双优博士夫妇带娃毕业 06-28
- 生工学院召开2020年新晋导师培训会 06-28
- 外语学院为毕业生党员上“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06-28
- 化工学院开展教职工理论专题学习 06-28
- 华东理工大学师生荣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06-28
高考招生
- 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