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东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艺术党课走进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

2020-04-25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从凛冽冬天到春暖花开,英雄的湖北省正在慢慢“重启”。复苏中的湖北是什么样的景象?又是什么孕育了这片坚韧的土地,让这片土地英雄辈出?4月24日下午,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第十一期艺术党课携手中共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党支部,走进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开展“品荆楚文化 展自信担当——我为湖北文化代言”特别活动。此次艺术党课邀请到副馆长方燕老师与金牌讲解员刘重光老师,并且得到了鄂州市电视台与鄂州市融媒体中心“云上鄂州”的大力支持,以“党课+直播”的形式开启“云党课”和“云观展”,让广大师生党员在家就能共同探寻荆楚大地背后的故事。学院200余名党员师生、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在线参与了此次艺术党课。哔哩哔哩直播人气值一度达到3000。

荆楚文化是湖北的地域性特色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历史文化传统决定道路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方燕在介绍时表示,作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鄂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鄂州市博物馆致力于社会教育,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把博物馆的传统艺术和前沿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跟随着镜头,艺术学院师生“穿越时空”,与刘重光老师一同走进鄂州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三国孙吴时期。在“以武而昌·三国历史文化”陈列馆中,师生们感受到孙权率领千军万马急驰而来的那种宏大气势,仿佛看到将士正奋勇杀敌,听到此起披伏的战马的嘶鸣……刘重光老师无不自豪地说到,虽然三国的马蹄声已远去1700多年,但是,他们“不胜不休”的族群特质一直流布于荆楚大地上、流淌在湖北人的血液里。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屹立在坚韧的荆楚大地的鄂州,也是个不屈的英雄城市!

紧接着,跟随刘重光老师的脚步,艺术学院师生们又来到了“以铜为鉴·铜镜文化”陈列馆。鄂州被称为“铜镜之乡”,刘重光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古代铜镜的发展史,从战国铜镜、西汉铜镜,到神兽镜、瑞兽葡萄镜……这些铜镜最早的制造于战国时期,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晚的是明清时期的铜镜,虽然没有战国时期的古朴,但外观却非常精美。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鄂州铜镜的无限魅力早已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用途,而是深深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以古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刘重光老师在讲到铜镜文化时,借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勉励同学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个明镜,用心中之镜,时刻警戒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互动环节,当有同学问到铜镜文化对现在社会的影响时,刘重光老师讲到:“铜镜是镜子,历史也是镜子,如今再来欣赏铜镜,不仅仅是看实用价值,更要透过镜子的一方面认识整个中华的传统文化,这对于构建如今的和谐社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由于处于特殊时期,此次艺术党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由3位来自湖北鄂州的青年学生担任现场导播,讲述他们在家乡见证的湖北力量。“我们因同一种精神而信念弥坚、风雨无惧!”3位同学导播共同说道。参与此次艺术党课导播的是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媒171班汪宇维、数媒190班毛宇凡以及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金心悦。

在此次艺术党课中重温荆楚文化底蕴,师生党员们看到的是藏品,领略到的是历史,感悟到的是自古以来开拓进取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据悉,“艺术党课”是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主办的面向入党积极分子和广大党员的党课,每次上党课的艺术家们都突出时代特征,将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融入到一个一个作品背后的故事,深受党员和同学们的喜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艺术党课走进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