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召开“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
6月2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召开。研讨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孟钟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丁旵明教授,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姜冰倩工程师,上海市黄浦区综合教研员居晓波老师(线上)、上海市奉贤区中学科学教研员吴志群老师、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副研究员唐开福老师(线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钱如水老师(线上)以及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宋军波先生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助理吴平颐老师主持。
“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举行
会议开始,教务处处长孟钟捷教授致辞。孟处长首先详细说明了华东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建设规划以及师范生培养的整体目标,他强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的目的是着重于跨学科教育、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探索,衷心希望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多为实训营工作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为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务处处长孟钟捷教授致辞
随后,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首席教师姜冰倩老师分享了实训营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实训营早期以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具开发为抓手,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跨学科素养。后期又加入了跨学科课程设计内容,逐步完善从课程设计到教学资源开发,再到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技能的模块内容,最终经过多轮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前沿的培养体系。
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首席教师姜冰倩老师分享实训营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教务处副处长丁旵明教授发布了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开放方案,将面向中小学教师开放实训营课程,助力教师职后发展。未来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ClassIn教学平台,在学期或寒暑假,以线上的形式参与到实训营课程中去,以提升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
教务处副处长丁旵明教授发布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开放方案
在与ClassIn方达成合作共识的基础上,教务处处长孟钟捷老师与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宋军波先生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教师学科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针对本次合作,宋军波先生认为跨学科教育与项目化学习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必要方式,互联网平台的加入能够让这样的教育模式产生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智能化的环境中获取学习资料,开展协作学习,展现学习成果,实现学习品质的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与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对于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现状,两位中学教研员带来他们的精彩内容分享。上海市奉贤区中学科学教研员吴志群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在区域推进STEM教育中打造创新学习空间》主题报告,介绍了奉贤区多年来开展STEM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实施策略,并重点展示了奉城二中木雕工坊、肇文学校古城文化体验馆、柘林学校海塘文化创新实验室、洪庙小学法布尔实验室和教育学院STEM创新实验室共5个代表性创新学习空间,论述了如何从构建主题到建设教师队伍,再到开发课程资源,最后进行区域统整,统一规划实施推进的路径,给在场听众以很大的启发。
上海市奉贤区中学科学教研员吴志群老师作主题报告
上海市黄浦区综合教研员居晓波老师在线为大家带来了《核心素养导向下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主题报告,详细剖析了核心素养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落地路径,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的“教与学”框架模型对项目式学习设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上海市黄浦区综合教研员居晓波老师作主题报告
会议的下午场,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唐开福老师作题为《跨学科教师培训的理念与方法》的报告。唐老师解析了跨学科教育的起源、理论基础以及跨学科素养,详细论述其演化路径,并针对跨学科教师的培养,提出了管理部门要完善教师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常态化开展教学实践、建立研修共同体、强化机制保障等建议,他强调教师个体也要注重打破学科本位思想。最后,唐开福老师给跨学科教育的开展梳理了一套非常具有价值的模式。
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唐开福老师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的最后环节,先由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初级中学袁亚军老师带来《农民运动中的“斗”》远程公开课。该课程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被称为“全国农民运动历史上的最先发轫者”,在农民运动中成立的衙前农民协会作出了“三折还租”、改大斗为公斗、反对交预租等规定,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本课程的设计立意高远,构思巧妙,融合了数学、科学、历史、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同时还在最后环节表达了对敌对势力的斗争精神和对共产党领导的由衷敬意。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本节课既是对党的百年诞辰的献礼,也是跨学科课程设计融合学科教育、特色教育和主题教育资源的最佳体现。
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初级中学袁亚军讲授公开课
公开课结束后,萧山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钱如水老师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堂不寻常的课程,形式别样,内容综合化,富有启发性,能让学生印象深刻。钱如水老师特别指出,一个简单的容器——斗,既可以从美学角度深挖,给学生开展美育;用斗运粮,也是劳动教育;“斗”作为农民运动的象征,又可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因此,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要找好主题。另外,学科老师也要敢于打破学科界面,思考课程内容的全面育人价值,勇于走向其他领域,从而实现“全人”、“完人”教育。
萧山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钱如水老师点评
作为“第三届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开放日”系列活动中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板块,本次会议一方面是为了总结与提升华东师范大学面向师范生开设的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的内容品质,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搭建与基础教育共建共享的平台,与教育科技公司、中小学校、区域教研单位一起,共同探索未来教师从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转变为项目化学习,从学科教学走向跨学科教学这一新路径。
图文、来源|教务处 编辑|饶欣雨 编审|吕安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东师大召开“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
相关推荐
- 华东师大关工委荣获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开学典礼集锦
- 华东师大召开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暨2020年度先进表彰大会
- 第四届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论坛举办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一行在华东师大调研
- “中国与白俄罗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的战略伙伴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
- 华东师范大学与宝山区合作共建华东师大二附中宝山校区
- 开放教育学院举行“十三五规划”中期专家咨询会
- 华东师大男篮在上海市运动会中强势夺冠
- “长江河口与流域协同发展科技前沿”高端论坛在沪举办
- 华东师大2019届毕业典礼举行
- 2019年本科生书院建设咨询会举行
- 第三届紫江公益慈善教育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校召开
- 《中国故事》集体备课会在校举行
- 华东师大召开校领导班子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 在校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校教学委员会委员全体会议召开
- 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博士后论坛在校召开
- 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举行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 “代数群、代数几何与表示论40年”暨纪念曹锡华教授百年诞辰学术活动举行
新闻公告
- 华东师大第二十八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召开 08-31
- 陈铁迪访问华东师大,共话两校合作,实践终身教育 08-27
- 华东师大沉浸式“大课堂”, 行走天地间 ! 08-27
- 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08-26
- “长江口北支现状与未来”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校召开 08-24
- 华东师大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演练 08-24
高考招生
-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