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外国语学院“爱心支教团”赴云南龙陵开展扶贫支教
不忘初心再出发 牢记使命勇担当
暑假伊始,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的青年师生“爱心支教团”一行13人再次踏上征程,带着募集的爱心书籍、文具等物资远赴云南省龙陵县贫困乡村开展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爱心支教团的师生不忘“服务家国、奉献社会”的红色初心,奉献汇聚筑梦力量,青春点燃大山梦想,以行动践行外语人牢记使命勇担当的坚定信念。
募集爱心衣物书籍,再续“行起连理?筑梦云南”爱心支教团
自5月份起,学院就邀请往届队员召开经验交流会,精心策划课程体系,启动爱心物品募集活动,最终选拔确定13名青年教师及学生组成本届支教队伍。这一次,支教团带着书籍和文具、带着爱心和知识、也带着想念与期待,继续传递外语人服务奉献的精神,种下一粒行起连理的种子,点亮筑梦龙陵的希望!
建立外语支教实践基地, 举办“爱心支教团” 启动仪式
守初心,担使命,第二届爱心支教团以发挥外语专业优势教育扶贫为切入点,再次来到了龙陵县核桃坪村,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爱心支教启动仪式在龙陵县核桃坪村村委会召开,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支教基地”的授牌仪式,标志着核桃坪村正式成为外国语学院定点支教单位,学院每年将选派优秀青年师生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持续为智力扶贫与乡村振兴助力!学院党委书记张丽介绍了本届爱心支教团的理念和筹备过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秦志强介绍了课程类别和设置。核桃坪村党总支书记王从国对我校支教团的再次到来表示衷心感谢。
开展乡镇英语教师培训 调研中小学及走访村户
支教团与龙陵县副县长国翔宇、龙山镇镇长王家科及县教育系统有关人员等进行会面并座谈交流。随后支教团为龙山镇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了“英语教师培训”。外国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王世超老师就语言学习规律及外语教学技巧等内容开展讲座,支教团师生与当地中学教师们,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热烈交流互动。
紧接着支教团成员赴龙山小学与龙陵县第一中学实地调研教育教学现状。龙陵县第一中学也是我校定点支教单位,今年8月将有1名外语学子,同时也是去年第一批爱心支教的队员,满怀感恩与奉献的初心到龙陵县第一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
天色渐晚、暮雨已至,在原驻村第一书记郑中兴以及现任驻村第一书记柴松波的陪同下,支教团在细雨中走进村落,与乡亲们亲切攀谈,了解当地村民生活现状。一碗核桃,几杯热茶,虽然方言不通,但村民们朴实的笑容,让支教团成员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与真诚,并暗自下决心要尽全力,用实际行动为核桃坪村的智力扶贫做出贡献。
发挥专业优势教育帮扶,分类制定个性化教学内容
教学地点从村委会转移到了新落成的核桃坪小学,几栋黄白相间的崭新校舍坐落在云雾缭绕连绵不绝的山林前,远远望去的一抹亮色不仅仅是教育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支教团的成员们每天先一步抵达教室,打开大门、布置好桌椅、擦干净黑板,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第一次参加支教团的曹旭老师说:“这次我们准备的也很充分,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肯定能有更多收获。”
课程教学随着学生们的到来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所以课程安排的非常紧凑,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学生的数量远超预计的人数,经过紧急商议后,支教团将学生分为小学1-4年级、小学5-6年级、初中1年级、初中2-3年级、高中总共5个班级近200人,并且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小学的教学目的主要围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拓展视野展开,开设了英语、国学、音乐、自然、绘画、地理等启蒙课程,以游戏、动画、电影等形式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从全新的角度拓展知识面。许多孩子写下对10年后自己的期待,纸条上出现了“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报效祖国”的语句,这更让支教团的成员们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和支教活动的意义。
初中教学目的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聚焦中考,开设英语、数学、物理、历史等课程,俄语系曹海艳老师还特别开设了俄罗斯文化兴趣课。高中教学目的是聚焦高考、攻克难点,开设数学、物理、英语等课程,梳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渐提高要求。粉笔有节奏地划过黑板,灰尘随风落进蒙蒙山雨,留下的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走出大山的希望,也是支教团对孩子们的爱和希冀。
建立核桃坪小学图书室,打造图书借阅知识宝库
在授课之余,爱心支教团还帮助村委会建立了核桃坪小学图书室。爱心支教团的成员们将图书从村委会运到新校舍,并按照各年级的需求和图书类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当看到空荡荡的书架被各式各样的书籍填满的时候,支教团成员们仿佛看到了未来孩子们在这里畅游书海、求知若渴、沉浸其中的情景,心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行起连理·筑梦云南”师生联欢会
一次支教行一生云南情,人生便是由无数离别和重逢交织而成的。晚会当晚,平日空荡的村委会会议室里已经挤满了200余名中小学生及家长,这是自去年支教团举办联欢会以来当地的第二次文艺盛会。
晚会节目精彩纷呈,小学生们的齐唱和歌曲串烧为晚会拉开了序幕,异域风情的俄语朗诵、大工乡村振兴协会啦啦操、初中孩子们带来的歌曲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等表达了对走出大山的期待和信心。抢凳子、你比划我等游戏更是让气氛到达了一个又一个小高潮。联欢会在支教团与孩子们共同朗诵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中落下了帷幕,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意犹未尽。
下次见面我一定会更优秀——与山村孩子结下一生之缘
小手递来一张张泛黄揉旧的作业纸,上面写满的是对老师们的感谢,教室黑板上一句句的寄语是他们对支教团成员们满满的思念和爱。深夜,支教团成员们的手机响动着一条条好友申请,那是山村孩子们的不舍;凌晨,坐在离开村子的车上仍然收到一句句真心留恋,那是山村孩子们的祝福。
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有一种学习叫求知若渴,有一种人生叫默默付出。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支教团成员们一次次回望雨中的核桃坪村,那是我们一生的回忆,是外语人和山村孩子们结下的一生之缘。
责任编辑:王增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精准扶贫】外国语学院“爱心支教团”赴云南龙陵开展扶贫支教
相关推荐
- 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知识产权学院 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 党校举办全校新任领导干部网络培训班
- 大连理工大学举办2019年全国高校智慧教学暨“金课”建设研讨会
- 后勤处召开2019年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 大连理工大学发现硅的损伤层中的新的相变路径
- 大工举办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研讨会
- 节能减排 绿色能源 27支科研创新团队脱颖而出
- 离退休工作处与二级单位共同看望失智老同志
- 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大连调研组一行来校调研
- 化工学院联合保卫处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准入”培训
- 【核心价值观】体物缘情 流管弦而日新——中华辞赋漫谈
- 校企融合 共育英才贺华诞
- 大工学子在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荣获佳绩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 【大工人物·校友篇】陈国才:“华龙一号”工程建设的排头兵
- 人文学部参与全国MPA “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及师资培训研讨
- “后疫情时代”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 大连理工大学举办微软正版软件功能宣讲会
- 【大工人物·校友篇】随守信:“三实”的港航掌舵人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二)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