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连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化工学院化学工艺系“建校、建院70周年能源创新论坛”圆满举行

2019-06-21 0 新闻公告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

七十载砥砺风雨,七十载成就辉煌。为献礼大连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庆祝化工学院建院(系)70周年,6月15日上午,由化学工艺系承办的“能源创新论坛”系列活动在化工综合楼D102报告厅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谢克昌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刘振宇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太原理工大学李文英教授等应邀参加论坛。化学工艺系主任、煤化工研究所所长胡浩权教授致开幕词,对与会嘉宾、校友及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能源创新论坛圆满成功。

随后三位嘉宾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谢克昌院士以“能源体系构建中的煤化工发展思考”为题,详细地分析了世界及国内能源的发展趋势,强调在未来30年煤炭等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他结合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内外机构的战略研判,总结了自己对未来煤化工发展趋势的见解:绿色化工是实现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洁净利用的煤炭也是清洁能源。煤化工作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补充,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石。

刘振宇教授结合煤化工对我国的意义及研究团队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科研的精髓是提出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并通过设计实验去验证。煤化工的研究应该瞄准关键问题,找到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明确技术问题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煤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认识化学和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规律,实验室研究结果与实际工业过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化学反应在不同传递过程中的差异,并从反应器结构、自由基反应网络、挥发分反应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热解过程的本质。

李文英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多年来在中低变质程度煤热解分级转化的研究成果,指出多联产技术的产业化必将推动煤炭能源化工产业模式的变革,是实现“低碳绿色安全高效”的煤炭生产和能源革命重要方向。

三位嘉宾在报告期间表达了对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化工学院建院(系)70周年的祝福。胡浩权教授对本次论坛圆满召开做总结发言,感谢学校及学院为本论坛提供的大力支持,并衷心祝愿学校70周年校庆及化工学院建院(系)70周年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关资料:

谢克昌院士,煤化学工程专家,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83年至1985年美国南卡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战略科学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等,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九、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一届)、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等。

刘振宇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煤炭项目首席科学家。1988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从事煤转化研究。1995年起历任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博导、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至今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部煤炭2030和变革性能源技术专家组成员。

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目前任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98-2016年先后在德国马普煤研究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南伊利诺伊斯大学先进煤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责任编辑:王增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70周年校庆】化工学院化学工艺系“建校、建院70周年能源创新论坛”圆满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